4)第七节 返老还童_东北农村诡异故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先生身处富贵,若能更看淡些是非,就更远离了凡心了。”

  曹先生如醍醐灌顶。果然是这样,自己每当头晕目眩耳鸣乏力的时候,无不是生气烦忧的时候。(所以我猜曹先生是高血压并发症,高血压病人不能生气不能着急,否则就犯病),虽然外人觉得自己有吃有穿有钱有势,但日常的谁能舒心长乐呢?

  尤其是前几年,夫人不知怎的,脾气忽然大涨,挑三拣四的找他毛病,(估计夫人更年期)他躲也躲不过去,着实生了几次大气。结果以后每次有个闹心事儿,就头疼眼涨,做下了病根儿。

  于是他虚心的请教道:“师傅指点我该怎么做呢?”

  和尚道:“先生早过不惑之年,怎么还能看不开小事呢?纷扰随风过,自在心中留。以后遇事不单要宽待旁人,也要宽待自己啊。”

  曹先生如梦方醒,自己之前的确对别人都很宽和,却总是尽力要求自己做到最好。总觉得对别人好的同时,对自己差一点方能显示出自己的善良,怎知这不是一种执念呢?家里有了小事就觉得自己做家长的不称职,夫人挑毛病自己发脾气后又内疚,这不都是没看开么?于是对着和尚连连作揖,又强送谢礼。和尚执意不收,依旧潇洒的去了。

  从那天起,大家觉得曹先生忽然变了。如果说之前的曹先生像落日的余晖,虽让人觉得温暖善良却不免感叹美景不持久,现在的他就像春天的细雨,除了温和,更带了勃勃的生机。他不在因为儿子偶尔的功课不及格大发脾气,也不会因为夫人的喋喋不休而拂袖离去。在茶馆,他也会笑着听小二偶尔的荤段子而不加责备,他更多的是享受生活美好的一面。这样的曹先生更让大伙爱戴,大伙都说,曹先生终于懂得享受生活了。

  过了半年,夫人惊喜的发现,曹先生花白的头发竟然变黑了。他的脸颊也不再干瘦枯黄,而是莹润光滑,一点也不像个六十的老头。曹先生没事就抄写佛经,并将凡心二字练得出神入化。

  “你真别不信啊,我上次见到曹先生,压根就不相信他是个六十的人。跟我一起来的丫头可以作证的啊。”那香客见邓姑姑不信,忙拉过丫头来让她作证。

  “可不是么。我家太太去茶楼喝茶见到的曹先生。那就是一个三十几岁的青年人。眼神明亮,头发乌黑,脸上一点皱纹没有,说话还中气十足的。我第一次见到曹先生的,回家太太让我猜刚才那人多大岁数,我说就三十二三吧,结果把我们太太乐坏了。笑了半天才跟我说那就是有名的曹先生。这是我亲眼见的。你不信,你下山瞧去,他现在每天下午都在茶馆,有时候还票戏唱两句呢。”小丫头得意的对邓姑姑说。

  邓姑姑从回忆中醒过来。二姨却喋喋不休的追问:“那后来呢?”

  姥姥也很好奇,一边纳鞋底一边问:“那他活了多久呢?”

  曹先生一直活到八十七才去世。走之前的几天还和儿子在茶馆喝茶。大家都说不知道的,都以为他们是差个十几岁的兄弟,根本不像父子。他的丧礼镇上的人都去了。因为他平时乐善好施,对邓姑姑缩在的道观也布施了不少,所以邓姑姑和师傅也去给他做法事。躺在寿棺里的人,面容红润,眉黑唇红,安详的就像睡着了一般。压根就不是个老人,就是个青年。这是邓姑姑亲历的返老还童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逆生长么?其实不是的,应该是心境改变一切吧。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