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5 郑芝龙的决定_明末最强族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府作出反应时,各州府已经出现染病案例;

  市价物价飞涨,特别是药材告急,一些愤怒的官兵和百姓,还砸抢药材;

  镇东卫暴发疙瘩瘟,一夜之间染病人数过半,有百户麾下仅剩五名士兵;

  长乐县城死者太多,排队出城的棺木长达五里,有家属和守城衙役爆发冲突,当场死一人、伤十二人,拘捕二十五人;

  延平府大田县孙举人家被一伙蒙面人袭击,粮仓被抢,三名护院、二名婢女被杀,张举人的小妾被掳走,下落不明;

  建宁州拓洋县有一家十二口趁夜走小路穿过边界,想投靠浙江的亲戚,被巡视的浙江官兵射杀,尸体当场焚化;

  卫所、官府受到疙瘩瘟的影响,减员严重,

  不少地方人手严重不足,给很多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原来还算太平的福建,一下子乱了套。

  福建军民、父老乡亲都希望郑芝龙这根“定海神针”出面稳定局面时,殊不知郑府也乱成一团。

  郑府前后有三十二人染病,郑芝龙把福建几个名气最大的郎中请来,当晚还是死了八人,

  二公子郑渡也染上疙瘩瘟,右侧脖子起了一个婴儿拳头大的疙瘩,看起来很吓人,

  郑芝龙爱子心切,把请来的五名郎中都关在郑渡的小院,放下狠话,

  郑渡活,五名郎中每人赏三百金;

  郑渡死,五名郎中要给郑渡陪葬。

  为了安全起见,郑芝龙已经搬到郑府对面的总兵衙门办公。

  正堂内,郑芝龙兄弟、亲信、心腹济济一堂,只是气氛有些压抑。

  主要是双方出现了分岐。

  钟斌、杨七、洪旭等人觉得福建太危险,趁疙瘩瘟还没有完全蔓延,带着健康的士兵回鸡笼山,保存实力,等到疙瘩瘟结束再回来;

  施琅、郑成功、黄辉等人主张留守福建,与福建老百姓共渡患难。

  也有像郑芝豹这一样的中立派,去留都没关系,全听郑芝龙吩咐。

  “总兵大人,我们不能走,此时走,我们在福建多年的经营将会毁于一旦”施琅一脸恳求地说。

  刚刚上岸时,福建百姓对郑芝龙等人抱着不信任、瞧不起,甚至敌视的态度,

  就以嫁女为例,老百姓宁愿把女儿嫁给一个穷书生,也不嫁给郑芝龙有官身的部将,

  在他们心中,郑芝龙和他的手下都是令人不耻的海盗,就是披上官皮也改变不了,

  为了改变形象,拉拢人心,郑芝龙没少修路补桥、扶贫济困,还开设了不少慈孤院、漏泽园,

  好不容易有了一些成绩,

  这个时候走了,怕是要让福建百姓寒心。

  洪旭嗡声嗡气地说:“海霹雳(施琅外号),话不能这样说,什么毁于一旦,有句老话听说过吗,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夫妻都各自飞,疙瘩瘟不是大难,是特大难,我们不跑,留在这里等死?”

  疙瘩瘟啊,那是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