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2 我要做官_明末最强族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长乐犹豫一下,很快说:“我想捐个官身,不知琼标兄有门路吗?”

  “捐个官身?”范三拨有些意外地说。

  “是啊,有了官身,不用害怕让人欺凌,还可以光宗耀祖,我有誓愿,没有官袍加身,决不取字。”

  很快,陆长乐又补充:“不瞒琼标兄,我这个族长是老族长指定,虽说顺利坐上,但族里还有些人口服心不服,要是有了官身,看他们谁敢说半句不是。”

  原来这小子不仅好色,还有官瘾,难怪成年礼都行了这个久,连个“字”都没有,

  他叫自己琼标兄,自己只能叫他陆公子。

  也好,弱点越多,越好控制。

  范三拨心中大定,不动声色地说:“有志气,不知陆公子想捐什么官?”

  土木堡之变后,大明朝陷入前所未有的危局,为了筹措资金,遂于景泰元年(1450)正式宣布实施捐纳政策,凡是捐输米豆二百五十石、谷草二千束、秋青草三千束、鞍马十匹任何一项,就可以获得冠带,

  捐纳一开,那些有钱无名的地主、富商纷纷慷慨解囊,迅速解了国库的危机,

  尝到甜头后,很难再住手,不仅官员把捐纳视作捞钱的手段,就连皇帝都公开买官封爵,

  天启年间,吏部尚书、阉党成员周应秋被称为“周日万”,就是因为周应秋在掌管吏部、官员升迁之时,公开按官员的职位索要金钱,每天都能受贿一万两白银

  到了崇祯上位,国库空虚,入不敷出,贪腐之风延续下来,

  官吏们原先行贿用银子,后转变为金子,再后来就用光灿夺目的珍珠替代,

  人称“白变黄,黄变白”。

  陆长乐想弄个官来做,范三拨一点也不意外。

  “不知长乐一县之尊,需要多少银两打点?”陆长乐一脸期待地问。

  七品县令?

  一个小童生,还想七品县令,想屁呢。

  范三拨都想笑了,花钱捐纳谋个官职不假,不过都是虚职,或是有名无实的职位,

  真能买个七品县令的实职,自己早就买了,哪里还轮得到他。

  “这个,难说”范三拨摇摇头:“行情时时有变,有一点可以肯定,捐的钱越多,得到的官职越大,不知陆公子筹备了多少银两?”

  说到钱,陆长乐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惭愧,最近族里的事太多,入不敷出,若不是琼标兄帮忙,估计饭都吃不起”

  “其实我想找琼标兄借点,利息好说,待到官位到位,捞到钱再偿还”

  范三拨的老脸抽了抽,差点没爆粗。

  又想空手套白狼,还要点脸吗?

  平日吃喝玩乐全是蹭的,明明兜里没钱,还要睡最好的花魁,

  赊欠了那么多米面、肉,什么时候清帐一句也不提,

  想当官还想自己替他出钱,

  世上怎么有那么厚颜无耻之人。

  不是文先生说不计成本拉拢,范三拨真想一脚把他踢飞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