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3章 孙老头的时代结束了_锦衣状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的影响,孙京作为国子监生影响倒没那么大,而孙元本身就是皇帝为了安抚孙交才从地方调到京城来当翰林编修,现在孙交走了,估计孙元开始盘算以后外放地方的事情了。

  “择日再聚,或到我府上拜会也可,今日就不必了吧!”

  孙交离开,妻子心情低落,朱浩现在可没心情跟孙家两兄弟喝酒谈事。

  孙元也不勉强,决定返回翰林院坐班,这时孙京凑了过来,好奇地问道:“妹夫,最近少有听到外边人提及您,不知最近您在做什么?”

  比起兄长,孙京性格更为开朗,身上有点纨绔气。

  虽然朱浩是他的妹夫,但他说话还算客气,朱浩也知道最近孙京跟孙孺等人走得近,现在孙京也成了议礼派的一员,国子监中对于大礼议的争论非常激烈,有关新皇应该继嗣还是不继嗣的问题,国子学的风向已逐渐扭转,趋向于新皇不继嗣的士子居然更多些。

  这也体现出舆论的力量。

  历史上朱厚熜在大礼议上能取得成功,除了他自己近乎刚愎自用般的坚持外,还有就是有着民间舆论支持。

  因为朱厚熜没有一天给别人当过儿子,再加上兴王府就他这一根独苗,使得大明对于这个皇帝为亲生父母争取封号的举动,逐步赢得民间舆论。

  朱浩道:“没什么事,近来连翰林院我很少去,就等着外派官缺呢。”

  “你要到外地当官?”

  孙京很不解。

  以孙京所得到的消息,朱浩很牛逼,虽然具体怎么个牛逼法,孙交和孙孺等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但他还是觉得朱浩好像是隐藏在普通人中的“高人”,但以朱浩的口气,更像是个郁郁不得志的年轻官员。

  孙元在旁道:“好了,以后有工夫再叙……谨记父亲的话,你回到国子学后要用功读书。”

  ……

  ……

  孙交退得很坚决,直至他南下归乡,很多人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本来孙交都快要成为吏部尚书的不二人选了,马上就是朝中最为核心的文官首脑,居然就这么拍拍屁股走人,连跟孙交素来交好的大臣很难理解,尤其是那些对孙交很恭维,想跟着孙交混出头的那批官员。

  这些人的名单,均被孙交交给朱浩。

  本来孙交说要一一向朱浩引荐,但这会儿朱浩不显山不露水,孙交其实也不知该怎么给别人介绍朱浩。

  再加上孙交走得很突然,孙交只是给那些人留了信函,让他们以后有事可以跟朱浩商议,但孙交能看得上眼的人,不管是在京城当官的,还是地方上的,论官职和职权都在朱浩之上,他们只会认为这是孙交在为自己的女婿仕途铺路,怎会知道这其实是在反向帮他们呢?

  朱浩去跟张佐见面,把一批刚批阅好的奏疏交还,顺带拿走新一批奏疏时,张佐提到了孙交离京之事。

  “……去城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