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9章 府试_锦衣状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承担,并不需要考生缴纳银钱,这也算是官府给想进学的考生行的便利。

  “注意一点,今日知州老爷会亲临考场,若有人喧哗,直接拖出去打板子!”

  有衙差头目出来威吓在场的考生。

  这个衙差头目气势十足,在甲子号考棚走了一圈,当看到朱浩时,脸色一变,头也不复之前的高昂,明显剿匪一战时他曾见朱浩出现在城头,认得这个常伴王府总指挥“陆高士”身边的小幕僚。

  等他走到考棚尽头,才重新把头抬起来,而后一句多余的废话都没有便扬长而去。

  除了朱浩外,考生们没看出有何不同。

  所有人都在等开考。

  ……

  ……

  仍旧是发考卷不发考题,所有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祖上三代的名讳写好,随后就等候放题。

  因为不涉及正式的功名,考试看起来很正式,其实也不过是走个形势,对于大明的考生来说,真正的挑战还是院试,前面要过童生考,对于一般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来说,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可问题是……

  这年头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真心不多,大多数人属于野路子,年少时上过几天私塾,把《四书》、《五经》的字认全,粗略了解其意思,大致知道怎么写文章,十四五岁就开始务农、做活,后面再学什么都属于“自学成才”,水平自然参差不齐。

  朱浩已不算科场新人。

  等候放题的时候有些无聊,拿着根毛笔在手指头转。

  对面考棚的考生一看,这小子有些门道啊,毛笔居然能玩出这么多花活来?

  很多人想学,但因为他们为了一会儿发卷后能及早动笔,很多毛笔都已经蘸上了墨汁,肯定不能像朱浩这么玩。

  对面那十个考生,尤其是居中的四五个人,看过来的目光中都带着凌厉的杀气。

  朱浩很好奇,京山县的县案首是哪位?就因为我是个孩子,抢了州治所在的长寿县案首之位,你们就要这么苦大仇深?

  终于放题。

  仍旧是两道四书文题。

  明朝士子考科举,一概以四书文作为主要考核项目,至于什么五经文、策略,一直到乡试都不作为主要选士标准……

  当然会试、殿试除外。

  通常也不会有诗赋的考核。

  两道题,第一题:“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孟子题。

  论仁术治国。

  第二题,当朱浩看到题板上的内容,脸上不由露出笑容。

  居然不是传统意义上出自《论语》和《孟子》的“大题”,而是来自四书《中庸》的“小题”:“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

  ……

  题目已出。

  两道题,又是一天时间里各写一篇三四百字的八股文,仍旧糊名但不誊卷,跟县试的模式大同小异。

  朱浩不着急写文章,这会儿他还有闲情逸致观察对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