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棋局_货币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各行各业仍然百废待兴,但是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却引起了大英帝国的极度紧张。假如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能够在不进行殖民扩张的条件下实现产业化,同时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武装气力,这就不仅仅形成了严重的军事挑战,更加危险的是苏联模式将“搞乱”全世界的思想意识。假如苏联自力更生地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那英国的殖民模式将在反衬中显得丑陋无比,而无法维持其公道正当的统治秩序。因此,苏联被英国锁定为最危险的敌人。

  在英国看来,德国纳粹的兴起有利有弊,弊端是德国重整武备形成了对英国的威胁,好处是英国有了一个得力的打手往对付苏联这一死敌。英国并没有把纳粹太放在心上,首先是一种心理上的强烈上风,德国的经济在凡尔赛体系的消耗下,已经脆弱不堪,国际银行家又彻底控制了德国的中心银行和金融系统以及重化产业的命根子,希特勒不过就是个前台傀儡。只要能控制纳粹的命根子,就不怕他们反戈一击。假如引导德国强大后往对付苏联,对英国来说,认真是件令人欢欣鼓舞的好事。所以,英国的统治精英内部在纳粹题目上***为两派,一派是亲德派,代表人物就是著名的“温莎公爵”,另一派是对德国产生了恐惧后遗症,果断反对任何让德国重新崛起的思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后来的首相丘吉尔。

  美国的新兴金融势力团体却有自己的一套战略考虑。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随着美国产业实力的爆炸性增长,美国的统治精英就已经开始谋划如何取代大英帝国而成为新的世界霸主。究竟是实力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战略!

  在美国看来,英国最大的强项,也正是英国最大的死***。英国的全球生产、资源、市场的大分工最核心的题目就在于英国本土的产业空心化,而英国沾沾自喜的金融中心假如离开了扎扎实实的实体经济,仅仅附着在全球分工的疏松利益共同体上,一旦天下有变,就将立即变得脆弱不堪而土崩瓦解。

  因此,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美国既能够从中大获战争红利,又能极大地削弱英国的统治地位,为取而代之创造机会,这完全符合美国新兴金融势力团体的战略利益。

  而国际犹太金融势力在打垮英国殖民体系、夺取巴勒斯坦以便重建大以色列目的战略思路上与美国新兴金融势力团体一拍即合,华尔街的两大势力团体形成了高度默契,双方互相借力,水乳交融,共图大事。

  此时的欧洲格式出现了戏剧性的局面,英国的首要敌人锁定为苏联,美国新兴金融势力的目标指向取代英国,犹太金融势力主攻以色列复国,这三股势力的共同之处就是为了各自不同的目的希看掌控一个能够当枪使的强大德国。

  希特勒明白各派势力都在利用他来实现各自的目的,但希特勒有着自己的盘算,他完全不能接受被支配和控制的地位,预备反利用各方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希特勒决心要在复杂的国际战略游戏格式中充当主导者的角色。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