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三章:再立新功_大明帝国日不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无一人伤亡的情况下歼灭同等数量的建奴骑兵,简直是神机妙算。

  大人前途不可限量,以后建功立业就在眼前。大人还时时刻刻关心自己这些下人的安危,黄胜发现不见了李大钢时着急的样子大家都看在眼里了。

  这些家丁心里都甜甜的,跟着这样的家主,这样的大人心里舒坦,以后升官发财大有可能。

  黄胜在宁远中左所休整了三天,主要是让十几个解救的汉民好好休息,吃几顿饱饭。每天几个家丁都轮流去那个小山头监视通向这里的大路,诡异得很,没有发现建奴,连汉民都很少从这里经过。

  胜利果实已经到手,黄胜决定撤退,去宁远城看看,不在有未知危险的地方长期逗留。如果遇到茅元仪大人就把这一次的斩首之功兑现了。

  一行二十四人,有战马十八匹,黑虎、李大钢、全副武装骑着马在前面探路,程全功、韩宽断后。

  其他人都牵着马扛着东西陪着黄胜步行,没办法不步行,因为大人黄胜不会骑马,前世就不会,现在的辽东士子黄胜也不会,况且马背上都驮满了缴获物资,连那些汉民都挑着担子帮忙运东西呢。

  大家都累坏了,无他,东西太多,又舍不得丢弃,咬着牙死扛。离宁远十里遇到了明军哨骑,在验看过了黄胜的官凭告身后,几个耀武扬威的兵丁态度马上就变了。

  来的是文官老爷,他们都规规矩矩给主簿大人行礼,有问必答。

  黄胜得知茅元仪大人确实是在宁远城呢,他在验收城防。宁远城是孙承宗来辽东督师时恢复的,已经是他的复土之功,现在是必守之地,所以城防马虎不得,他在这里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茅元仪是孙承宗大人的智囊团成员之一,当然甘当马前卒,来宁远坐镇。

  此时茅元仪也因孙承宗大人复土之功荐为翰林院待诏。入翰林院官品虽低,只是一个从六品,却被视为清贵之选。

  如果混得好得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则更是贵极人臣,那就是预备阁老了。在明朝文官面子大,武官哪怕是一品总兵官都要乖乖地听从一个五品兵备道的调遣,以文制武简直到了令人乍舌的地步。

  茅元仪实际职务还是赞画将军,不过他这个赞画应该不是一般参谋,应该相当于参谋长了。

  黄胜也是文官,虽然不入流,在那些兵丁和低级武官眼里也是老爷。

  他进了宁远城很容易就得到了茅元仪的接见,茅大人对这个辽东士子印象深刻,敢带着几个家丁对抗建奴暴行的士子凤毛麟角,茅元仪大人已经牢牢记住了黄胜。

  在官厅,黄胜呈上了战报,当然他自己没有居功,功劳都是由于茅元仪大人资助鲁密铳、火药、铠甲、并且手把手教自己如何使用,才得以侥幸取得战果。

  这是大实话,没有火枪,火药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