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七章 明珠_三国从益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否坚持刘釜当日定下来的方针政策,非常重要。

  刘釜既然信任他,把这些要务交给他处理,郑度便晓得自己在离开前,务必要把这些事情安排后,以保证他离开后,这个大后方能正常运转。

  安夷县寺。

  受到郑度的召唤后,邓贤高沛等人陆陆续续回来。

  时至农忙时,大家本就分批次在各乡地视察,见县吏言之县君紧急召见,大家便迅速回来。

  “诸君看看吧!”

  郑度将展开的信件,放到了高沛的手里,由之不断传下去。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的脸,缓慢道:“州府有召,夷军需出征,吾和高君同行,将率大军离开。

  而当下安夷的治理必须继续,且按照吾等商议的规章制度进行,务必保证政策的连贯性。

  吾的建议是,邓君暂领安夷令,文君领县尉,王君主管后续的募军事宜。

  目前,县中主簿还有空闲,吾觉得刘吉可担当此任。

  至于马君,苏君……此行便与吾等一同出南中,往巴郡。

  诸君以为如何?”

  刘吉当年不过是一流民,后被刘釜看中加以提拔,这两年凭之能力,已然做到了市吏的职位,属于县寺中的新秀。

  如刘吉这般有才能者,于安夷县寺因县考之法,大加提拔者,不在少数,有许多人乐意加入军中,成为文吏。县考的名气之下,就连交州的一些贫寒士子,在交州从吏无望后,也会来参加安夷每岁的考试,以谋取一官半职。

  当然,也有些不仕者,会成为乡学的先生,县寺提供住舍粮食,还有钱币,却也能保证饿不死。

  而看到州府的命令,高沛邓贤等人脸上各有喜色,他们一心辅佐刘釜成就大事。

  近一年半来,一直得闻刘釜的大名于蜀外宣扬,而今能借机把训练的夷军带出,可不正是向外扩张的一大步?

  被郑度点到名,可随军出征的郑虎,早就咧开了嘴。

  如邓贤文童几个留下者,大局观还是有的,面上也无多少不忿,多颔首,认同郑度的安排。

  至于郑度带走了诸多人,邓贤者并不太在意,今岁的县考刚刚落下帷幕,正有二十多个士子,可以加入县寺之内。

  “便如郑君之言!”

  邓贤率先表示了支持,文童等人亦应诺道。

  州府催促的紧,加上战局随着时间的变化,很难预料,郑度觉得大军次日即出发,由高沛负责整军还有粮草之事后,其由将留下的县吏叫来,再商议安夷的发展问题。

  郑度有种感觉,从两年多前入南中,到今次离开南中,随军征战,下一次回来,怕是遥遥无期。

  待其他县吏下去,只剩下邓贤一人时,郑度将之担忧道出:“今次益州面临巨变,以邓君之才,吾想邓君于安夷待的时间多半不会太长,届时季安于外,多会使邓君外出相助。

  在吾走后,邓君可多留意一些有用的人才,以备后用。

  安夷处于深山,藏有十万之民,不仅是季安起家的根本,也是吾等的心血所在。

  正如季安曾经说过的那般,安夷总有一天,会成为益州的明珠。

  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一定要牢牢把握在自己人手中!”

  邓贤知道郑度的言外之意,意思是在他之后,要慎重选择继任者,他牢牢握住郑度的手,道:“郑君放心吧!吾等皆受季安信任,自不负之重望,不知郑君今日说的刘吉如何?”

  :。:

  本站最新域名: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