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二十八章:大甸堡失陷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堡,是明朝设置在辽东东南方向的军事重镇,为辽东总兵李成梁早年所设。

  后来李成梁年老昏聩,将宽甸六堡尽数撤毁。

  时值熊廷弼收复辽东,命曹文昭率领明军筑城修堡,迁民恳边,再度建成了这一座重镇。

  率领大军再走了几里地,眼前总算出现大甸堡城头的角楼。

  众人顿时精神抖擞,皇太极也强打精神,抽出虎头大刀:“全军立即进攻大甸堡,今夜我们在城内修整!”

  一声令下,八旗骑兵们纷纷是嗷嗷直叫。

  一时间,马蹄撼动了大地,喊杀声震慑云霄,无数的后金军朝前方潮水般的涌去。

  ......

  大甸堡自复建以来,素无烟警,驻守此地的将领为昔日李氏旧将,如今辽东总兵李如桢的部将,丁碧。

  丁碧万历年荫父功为游击将军,后跟随李如松入朝支援,对日作战,有些功勋。

  但是之后,居功自傲,终日沉溺于酒色,少有清醒的时候。

  皇太极率领后金军自赫图阿拉急行三日,杀抵大甸城下时,守将丁碧尚沉醉不起。

  家丁冲入大帐,将他强行拖上战马。

  然而此刻城中已乱,十万后金兵潮水般入城,惊的丁碧魂飞天外,毫无战意,转身就走。

  阿济格率领骑兵追赶过来,手起刀落,丁碧便已经人头落地,死的倒是没有丝毫痛苦。

  随后,后金军与参与守军在城中激烈巷战,六千明军终因人数甚寡不敌,全数战死。

  大甸堡失守,其余五堡闻警,各自开始严防死守。

  曹文昭则是趁着后金军还没有围城,将后金突然发难的消息飞报辽阳。

  当消息传到辽阳时,已经是大甸堡失陷的一天后。

  熊廷弼一向沉稳干练,闻言也是面色难看,当即宣布辽东戒严,召集大小将领商议升帐。

  不过,眼下辽军士气高昂,虽然首传败仗,但却没有人觉得这次会打输。

  车营的坐营官左良玉乃是连立功勋,近日名声鹊起的小将,他说道:

  “建虏作战,一向喜欢突然发难。”

  “最初打了几场败仗没什么,要紧的是,我军如何应对漠北诸部的反扑!”

  “漠北与建虏同时发难,应当是多年的谋划!”

  熊廷弼也并不着急,辽东战线过长,防无可防,建奴蓄养多年,一旦突然发难,起初必定会攻取一些城镇,这在他意料之中。

  在他心中,早已有了对策。

  只见熊廷弼冷冷望向一侧,问道:

  “大甸堡的守将丁碧,是李总兵的旧将,畏战避逃、丧地辱国,李总兵就没有什么话说吗?”

  被问到的,自然是辽东总兵李如桢,李成梁的第三个儿子。

  万历年间,辽东明军屡战屡败,李如松被革职后,仍旧倚重辽东李氏余威。

  其后接任辽东总兵的李如柏、李如梅,各都吃了一连串的败仗,遭到六科言官争相弹劾,因而被革职。

  最后方才起复李如桢,召集李氏旧将。

  在天启四年刚刚收复辽东时,李氏在辽东的地位仍旧极高,其旧将掌握兵权,常年驻守一地,星罗棋布,遍布宁、锦至金州沿线。

  就连熊廷弼,也不得不慢慢剔除其羽翼,不敢轻动李氏。

  到了如今,薛来胤、曹文昭、曹变蛟、毛文龙等朝廷新贵递次闻名,熊廷弼已经在暗中谋划根除李氏。

  根除李氏,势必引起李氏旧将不满,引起辽东动荡,熊廷弼苦心谋划,没等动手,建奴却先打了过来。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