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三章:查抄晋商十四家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泰宁卫尽归大明,再想借道过去,只怕不再是那么容易了。”

  “大汗,事情已经如此,眼下最重要的,是收拢翁牛特部逃散的部众来大金,为我所用!”

  皇太极点头,也只得如此。

  他心中想着,眼下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如果不尽早取缔四大贝勒共同执政的局面,那自己的胸中所想,永远也不会成为现实!

  莽古尔泰掌管两白旗,多尔衮、多铎兄弟势力也不小,何况又与莽古尔泰不和。

  那莫不如将两白旗交予多尔衮,让他们两兄弟与莽古尔泰拼个你死我活,本汗高高坐起,坐收渔利!

  想到这里,皇太极吩咐道:

  “传本汗的话出去,就说莽古尔泰上一战受了重伤,行动不便,不能再上战场,多尔衮、多铎两兄弟少而勇谋,为我大金勇士,当执掌两白旗。”

  范文程眼前一亮,谄媚笑道:

  “大汗圣明,莽古尔泰若不愿交权,多尔衮与多铎肯定不愿意,一定会争得头破血流。”

  “就算最后留下两白旗的,也与两黄旗没了争抢之资。”

  ......

  山西,大同。

  边关之地,一向都有严格的关口把控,然而如今把控关口的不再只有边军,东厂可谓两步一岗,五步一哨。

  但凡是能出关的地方,必有东厂设卡阻拦,为的,就是防止晋商们铤而走险,运送大批资产出关。

  这不,最近东厂就在大同边关查抄出了包括侯家、亢家、赵家在内的十四家富商大量资财,收货不可谓不大。

  于是田尔耕依计而行,当中宣布侯家、亢家、赵家这十四家晋中富商各有十二条大罪。

  《京报》上也同时刊登,言称此十四家晋商欺君蠧国,通虏卖国,本应叛处极刑,姑念资产抵罪,从宽发往南京闲住。

  说是闲住,实际上却是监管。

  这十四家富商及他们的家人,从此终身都要被软禁于南京孝陵,受整顿后的孝陵卫禁军看管,死后也必须葬在孝陵附近。

  十四家的财产被全部被没收,这更没什么好说的。

  无论晋商犯罪与否,皇帝都拥有天下的一切,私人之所以得以拥有财产,这是出于皇帝的恩典和赏赐。

  抄没十四家于全国各地的财产,这是朱由校将皇家在他们身上的恩典撤去,而非是单纯的惩处罪行。

  因此,朱由校并没有在这次大规模的抄家行动上多作解释,至于晋商们的抵抗,更是微乎其微。

  为了这次查抄行动,朱由校准备了很久。

  眼下晋商们在朝中的所谓靠山,要么被罢免,要么就是已经被自己这个皇帝震慑住,不敢轻举妄动。

  他们在塞外的最大“合作伙伴”翁牛特部,更是被联军给打得七零八落,现在部族散亡,连以儿邓人都找不见了。

  有这些作底子,国内查抄起来,自然是水到渠成,顺风顺水。

  至于没收这十四家及其余晋商所得的财产,虽然不能像别人所说的那样骇人听闻,但也极为可观。

  仅仅太原渠家一家,东厂从其在山西各府宅中查抄出的现银就有两千多万两,以及一万多倾田地的地契。

  这还没完,渠家在各地拥有二百多所分铺,其中囤积粮米数量,少说也有数十万石。

  这些粮米,正被东厂如数运往济宁,用以赈灾之用。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区区一个商人,竟能拥有如此多来历不明的资产,这正说明了这个吃人的年代,凭借黑心发财是多么暴利。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