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六章:天启五年替死大案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面上打压晋商,他们真正的势力还埋在土里。

  自己不可能每一个杀的人都去亲自盯着,而且谁还知道除了找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替死以外,他们还有什么更厉害的手段?

  这种仗,要是没有无孔不入的东厂和锦衣卫,自己是根本打不赢的。

  当然,朱由校现在也有一个王牌——较事府。

  作为隐藏最深,只有自己知道的特务侦查机构,较事府是严格按照后世军统的形式组建的。

  就连较事在面对面的时候,都不知道对方也是较事府的一员,这是朱由校最后的手段之一。

  想到这里,朱由校道:

  “臣昨日微服私访,听闻一诗,名《白夫色》,不知何人所作,可有人听过?”

  这诗,正是较事府查到的,只不过朱由校一直没想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

  这天提出来,也是怀疑跟此事有关,看朝堂上这些“精英”们有没有人能理解到位。

  李邦华随即说道:“臣听过,这是一首匿名诗,最初盛行于杭州,后来传遍天下,臣也不知何人所作。”

  说着,他忽然间恍然大悟,瞪大了眼睛,愣住一会儿,急促地说道:

  “对了!白夫再加一夫为替,常言道,色字头上一把刀,正可谓死!”

  “白夫色,说的正是此事,替死!”

  朱由校也是一愣,转念一想,倒还真是这么回事,白夫色,初一听好像是首小黄诗。

  可经李邦华这么一分析,倒是挺有道理的。

  看起来早就有人知道范永斗是替死,但是害怕遭到报复,所以作了这样一首匿名诗!

  话音落地,殿上鸦雀无声。

  几乎所有人都被如此奇案震惊了,谁也没想到,天启年间居然会出现这么多的大案、奇案!

  这次的案子更令人瞠目结舌,渗透锦衣卫,躲过东厂的追查,神不知鬼不觉的找人替死。

  事先,只有较事府找到一首民间忽然流传起来的《白夫色》似乎与此有关,但也没能发现更大的风声。

  朱由校看着阶下窃窃私语的群臣,第一次觉得他们每个人,似乎都不可信。

  底下有一人也此时冷汗更多。

  看来早就应该把做诗那人给杀了,当时要不是害怕打草惊蛇,早就动手了。

  不过事已至此,只能尽快杀人灭口了!

  要是被朝廷先查到这个人的下落,只怕自己的前程就要毁于一旦,而且依着这位皇爷的脾性,九族怕是也不保了!

  作匿名诗者,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江南士子,可谓高才不第的典型。

  其家中老父是运河纤夫,含辛茹苦供他考取功名,却屡试不第,因此这名士子一直愤懑难平。

  后来范家事发,抓了一个人顶罪,正是他的老父。

  整件事做的滴水不漏,唯独有一件事,没有及时处理了当时正在京中考学的这名士子。

  后来范永斗之事就连锦衣卫也没发觉,为免打草惊蛇,余下的范家人便销声匿迹,不再追究。

  士子再次名落孙山,彻底心灰意冷,回到家中却找不见自己的父亲,从街坊乡亲中听闻被范家人所抓,一番追查,却没想到得到了这般令人发指的内幕。

  阴应全继续奏道:“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找到作匿名诗的那名士子,他一定是知道些什么的。”

  许显纯也道:“陛下,此事系北镇抚司无能,臣一定尽快清查部下,找出叛徒!”

  收受贿赂没什么,谁私下都收受贿赂,可你要明白哪头轻,哪头沉!

  作为指挥使,许显纯绝不容许锦衣卫之中有人敢与皇帝作对,帮助逆党!

  查出来是谁,老子要活撕了他!

  许显纯气的双眼通红,杀气已经是抑制不住,群臣也都是默不作声。

  大家都明白,接下来,只怕民间、朝堂,甚至是北镇抚司和东厂内部,都要掀起一阵腥风血雨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