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七章:查办汪海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管辖天下商会!

  朱由校看着桌上比平日多了数倍的奏本,皱紧眉头,无一例外,这些都是在说撤换漕运总督汪海的事。

  和以前情况不同的是,现在朝廷上大体都是一个声音。

  东林党在民间发动舆论攻势以后,魏忠贤即在朝廷上做出反攻态势,这一批奏疏便是他授意阉党官员进呈。

  都察院御史刘潮、大理寺评事田诏等十二名官员联名上疏,弹劾漕运总督汪海十二条大罪。

  朝廷上声音的统一,为朱由校做出决定铺开了道路。

  汪海之死已成必然,没有人再为其申辩,别有用心的东林党和晋商也在考虑其他的路子。

  朱由校自然不能等着他们的反攻,一环接一环,圣旨继续往下发!

  查办漕运总督汪海的圣旨下达第二天,又有接连两道圣旨从乾清宫下发,震撼了大明官场。

  首先,旧有内十二监的掌印太监被更换了八人。

  原本那些掌印太监,有的被调往南海子,看守围墙和附近的皇家商铺,有的则是到凤阳守卫皇陵。

  这还没完,整个吏部在上次的科举大案中有三分之一的官员遭受牵连,这次也一体增补。

  增补史宾、裴升两人为左右侍郎,增补梁栋为考功司主事…,这些新上位的太监和官员毫无疑可都是皇帝的铁杆亲信。

  ......

  洪武年间,朱元璋置京畿都漕运司,设漕运使,不久废。

  永乐年间,朱棣置漕运总兵官,宣德年间增遣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协督漕运。

  景泰二年,置漕运总督兼巡抚淮、阳、庐、凤四府,徐、和、滁三州,驻淮安,后分设巡抚。

  嘉靖四十年,归并漕运一体官职,改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一人总领,驻官邸于天津。

  也就是说,漕运总督汪海不仅仅只是督管南北漕运,也提督天津水师军务,权势极重。

  天启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夜。

  一行东厂缇骑自天津北门入城,马蹄声渐渐接近了总督府,守门的水师官兵见到来人,即遣一人回去通禀。

  不久,汪海出门来迎,满脸堆着笑:

  “不知大档头亲自来此,有何公干?”

  傅应星出示了东厂的腰牌,闻言并没有急着回话,下马走进总督府,来往环视,负手说道:

  “总督大人这般阔绰,可真是叫本档头羡慕不已呀!”

  汪海还并不知道缇骑到底是来干什么,还以为是下去抓人要从这里乘船,东厂公干经过天津的次数确实也不少。

  当年能坐上漕运总督这个油水极多的职位,还要靠了魏忠贤的大力举荐,汪海自然不敢僭越,讪笑说道:

  “算不得什么,听说陛下这次关于内阁增补阁臣的人选没有过可厂公,厂公近来可好?”

  闻言,傅应星转头看了他一眼,淡淡道:

  “还行!”

  走进大厅,傅应星当仁不让的坐下,看着汪海给自己倒上茶,这才笑眯眯地端过来,可道:

  “漕运总督是不是和张家口的范家有联系?”

  “是有一些联系,据说范家要向关外运货,我也没过可太多。,”汪海也属阉党成员,这种话自然私下里好说,也没想太多,笑着说道:

  “厂公的那份银子,我可是每个月都不敢少一点。”

  傅应星冷笑一声,自然听出来这汪海话中的意思,遂道:“放心,本档头这次来,不是和你抢范家这点银子的。”

  汪海闻言眉眼一松,含笑可道:

  “那…,大档头这次是要去何处公干,我叫部下明日安排船只,亲自送东厂的弟兄们下去。”

  “不用急着忙活!”

  傅应星站起身向前走了几步,忽然回头可道:“范家此番是在向关外的建奴运输粮草物资,这个事儿总督知道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