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皇商勾结(三千字)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回皇上,到申时了。”王体乾精神振起,忙说道。

  “叶向高怎么还没来,不是让他每天来日讲吗?”朱由校头也没抬,淡淡问道。

  王体乾想了想道:“阁老们因联奏之事未能劝说皇上,眼下正遭受科道言官弹劾,说是要在府中避嫌...”

  话中的阁老们,自然是指首辅叶向高、次辅韩爌在内的全部阁臣。

  “哼,他们也有今天。”朱由校心中不无意外,当初非要按着叶向高,就是为了促成眼下这个东林内斗的局面。

  东林党急眼起来,连自己人都咬。

  随即,朱由校将书翻了一页,道:“去传谕旨催一催。”

  “是,皇爷。”

  见王体乾捂着嘴离开,朱由校冷笑几声,这阁老、帝师的名头,岂是那么好担着的?

  ......

  天启元年春。

  劲风阵阵,凛凛似刀,向来柔似春水的江南也好像被风割伤,空气里弥漫着血腥。

  苏州城内,大批的商人正聚齐在码头,义愤填膺。

  这帮商人气愤的原因,自然是源于朝廷新设立的督办司,该处督办司的提督管事,正是魏忠贤之前与朱由校提过的侄子魏良卿。

  接旨得到荫封时,魏良卿还在老家务农。

  魏忠贤飞黄腾达不及一年,魏良卿虽然已经去信,但京师一直没有回信,也便心灰意冷。

  突然接到圣旨,荫封他及五名魏氏族孙皆为锦衣卫千户,不必前往京师,直接到各地新建督办司供职。

  对督办司的效能稍一了解,魏良卿就知道,这是个肥缺。

  苏州是运河重地,嘉靖、万历以来商旅、游人络绎不绝,香火绵盛。

  魏良卿到苏州一个多月,便已是“群情激愤”。

  这个群情激愤,自然是当地东林士子们宣扬的,可实际上,加增的这六成关税,对百姓并没有什么实际影响。

  当然,除非商人恼羞成怒,联合起来哄抬当地物价。

  可如果他们这样做了,势必要传到朝廷上,这个加增关税的事儿就要闹大,最后只有一个结果。

  要么天启皇帝朱由校放宽关税,要么就是商人认栽,任由督办司对他们横征暴敛。

  朱由校设立督办司的目的,就是要恶心这帮贪财无度,目无国家的商人。

  只不过目前这个恶心的力度还不大,跳出来的都是些小鱼小虾,真正的财阀大佬,依然缩在后面。

  “想要过关,就得交税!”魏良卿站在码头边上,身旁跟着一批督办司的官差,向底下商人说道:

  “督饷馆的文引,现在归我们督办司核发,这个月只发一百件文引!”

  “按照皇上的旨意,加征关税,现在一件文引,白银二千两!”

  一听这话,商人们直接炸了。

  文引这东西对于想要拓展海外的商人来说,就相当于出口贸易的持有资格证。

  购买文引的商户,会由当地督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