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查抄冯府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年的十二月起,宫廷十二监六局就在开始准备。

  宫娥、太监们每日忙碌,把各种设计独特的“奇花”“火炮”层层叠积起来,传闻会堆积至十三层数丈高。

  昨夜时,宫人将两张四方桌双拼起来,以木漆高架起一座浮屠果山。

  浮屠果山上,桌椅以小碟添案,渐次点缀小块甜糕,酒肴灯具,一应俱全,为皇帝及妃嫔列席之处。

  此时,朱由校一步步走上果山,坐北朝南,落座于北面首座,李太妃则列席于南,各宫的选侍淑女挨次而坐。

  待百姓涌入,无数大汉将军及锦衣卫环果山而列,六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各一一上前行礼,鞠躬,送酒。

  朱由校当着前来参观灯会百姓的面,举起手中菊花酒说道:

  “见尔等承欢膝下,朕不胜欣喜,官民之礼虽不可废,然礼亦生于情,正月未出,仍是年节,礼既行毕,尔等自不必拘束。”

  说着,朱由校又向一旁,将魏忠贤及内阁首辅叶向高的手牵到一起,说道:“尔等为朕肱骨之臣,唇齿相依,自要互相扶助,以申令德。”

  场面越是隆重,叶向高心里也就难受。

  朱由校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自己的手与那魏阉牵到一起,这是要温水煮了自己呀!

  还以为是个少年天子好应付,谁成想心思却老练得很,早知道就不回来了。

  无论心里怎么想,在这个场面,叶向高怎么好拂了皇帝的意?

  和魏忠贤大眼瞪小眼了一会儿,老家伙颤颤巍巍站起来,说了一句早就准备好的托词。

  “臣谨遵圣谕。”

  魏忠贤也不明白为啥皇爷会这么做,他也是上前有样学样,拱手说道:“奴婢谨遵圣谕!”

  底下百姓可不会想这么多,他们只是觉得,尽管关外建虏闹的厉害,大明在这位少年天子的带领下,依旧繁盛。

  他们齐声道:“谢过皇上!”

  上元节这天,庞大的“鳌山”上各种形状的彩灯闪烁,绚丽的焰火不停燃放,更有钟鼓司优美音乐里,宫娥们的翩翩起舞。

  不论普通百姓,就连朱由校和朝廷的高官显要们,都觉得这简直是美妙无比的视听享受。

  成化年间,唐寅游学京城时,就曾亲见鳌山灯会的盛况,激动写下名诗:

  “仙殿深岩号太霞,宝灯高下缀灵槎。沈香连理三珠树,彩结分行四照花。水激葛陂龙化杖,月明缑岭凤随车。”

  无数传教士回国时,也都生动描绘过东方帝国的繁荣图景。

  天启元年举办鳌山灯会,几日之后,理所应当的引爆了整个大明的文坛。

  鳌山灯会后,正月里的年味逐渐淡了下去。

  五日后,傅应星带着一批番子自东厂而出,急促地敲响了冯府大门。

  “东厂办案,速速开门!”

  “再不开门我们可就要砸了!”

  番子们敲了半天,府内仍没有什么动静。

  莫非是提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