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你去审吧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子朱由校,反手就抬出了魏忠贤这一条疯狗。

  魏忠贤对付东林党,同样是以炮制大案的方法。

  东林书院一案,看似是以冯三元而起,但实际上魏忠贤绝不会满足于只抓一个冯三元和两百余名士子。

  他要的,是让东林党伤筋动骨,所以才会提及清算三大案这么一说。

  抓的这些士子有没有冤枉的人,朱由校不知道,但这么做肯定是正确的。

  后世满清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当一个千古明君,首先要敢杀人,朱由校不会脏了自己的手,所以就要放魏忠贤和“阉党”出去。

  朱元璋杀的虽然多但是还不够全面,所以在后世成了“看点杀神”,康麻子杀的不比朱元璋少,人家却混成了千古一帝。

  魏忠贤心里盘算着什么,朱由校跟明镜似的。

  现在需要做的也很简单,装傻充愣让魏忠贤去闹就行了。

  不让东林党伤筋动骨,这事儿就不算完!

  “奴婢此时想来,觉得这份审问结果大有蹊跷,还请皇上准许奴婢将王之采抓进东厂审问,定会给皇上一个新的结果。”魏忠贤说完,紧张的看着朱由校。

  “王之采?”朱由校手中动作顿了顿,轻声道:“那你就去查查,这已经盖棺定论的事儿,还能有什么其它结果不成。”

  朱由校这话说的好像开玩笑似的,如此大的案子要重审,可能牵连成百上千的人,他却一点儿不认真。

  叶向高整个过程一声没吭,因为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

  劝说该查吧,自己与魏阉同流合污坑害士子的消息传出大内,几十年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当着魏忠贤的面劝皇帝不该查吧,这又无异于直接和阉党撕破脸皮,七老八十的年纪了,他又实在不想搞什么大事。

  要是最后落得个晚节不保,实在是得不偿失。

  叶向高嘴巴动了动,几次要张嘴说话,临了却还是咽了回去,他现在的处境太尴尬了。

  朱由校让魏忠贤抓王之采重审梃击案的话已经放出去了,君无戏言,绝对收不回来。

  这个时候,作为和魏忠贤一起被召到乾清宫的内阁首辅,叶向高明白,自己最好一个字也不要说。

  不听、不问,也不插手。

  走错一步,就要身败名裂加晚节不保!

  死他不怕,他害怕的是死了以后一辈子的清白名誉就此毁于一旦。

  在心中,叶向高既恶心阉党这帮人,却又不会和年轻时一样,为了什么“东林大义”而奋不顾身。

  就在他内心纠结的时候,朱由校的一句话打破了这个局面。

  “这事儿就让忠贤去重审,算不得什么大事儿,阁老你也回去,到家之后好好休息。”

  说着,朱由校打了个重重的哈欠,迈着懒散的步子走进内宫,还不忘嘱咐一句:

  “阁老,回去之后就别见客了,早些休息。”

  整个过程都是昏昏欲睡的叶向高听了这话后,却是一下子清醒起来。

  回到叶府时,还有不少东林党人聚在这里,终于将这位魁首再次推上内阁,自然要好好庆祝一番。

  见叶向高回来,各部官员们一个个全都迎了上来。

  “阁老您回来了。”

  “皇上叫您入宫这么久,都说了些什么事?”

  “听说那魏阉也去了,阁老您可要当心啊!”

  听着耳边这些话,叶向高摆摆手,有气无力地道:“老夫自家中连日而来,车马劳顿,这副身子骨折腾的不行,还要静养几日。”

  “诸位请回吧!”

  言罢,叶向高一小步一小步的走入府中,留下一脸懵逼的东林党众人。

  谁也不知道,为什么早晨还红光满面从家中赶来上任的叶向高,去一趟宫里却好像苍老了十几岁。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