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四章:下下之策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盟,林丹巴图尔觉得自己有大明爸爸的帮助,差不多行了,所以就正式回信了。

  且先不说林丹巴图尔前后这两个态度令人不可思议的转变,漠南蒙古诸部都是心中叫苦连天。

  你察哈尔和女真正式决裂了,察哈尔离的挺老远倒是没事儿,首当其冲要挨干的,是我们漠南诸部啊!

  叫苦归叫苦,漠南诸部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搁他们看来,察哈尔部作为蒙古汗庭大部,其实力还是有的,铁杆小弟也有不少,和大明一结盟,未必就干不过号称满万不可敌的女真人。

  如果像科尔沁那样,做个回不了头的二五仔,万一大明再站起来了,那后果可不是闹着玩的。

  毕竟,汉人在中原掌权的时候,你不能以常理度之。

  ......

  回京路上,冯铨反复想起的,就是博尔济吉特氏的娜木钟,当今草原的大可敦。

  这位大可敦对自己这个天朝上使尊敬有加,但是一转头,就在诸部领主大臣中一副女主人的样子。

  面对林丹巴图尔时,却温顺的像只绵羊。

  娜木钟给足了作为大明使臣冯铨的面子,他也就不好再咄咄逼人的说出什么话来。

  那个时候,娜木钟再以建议的温和口吻去撺掇林丹巴图尔,让后者在诸部领主大臣眼前有台阶下,还留有进退的余地。

  明面上看,娜木钟是帮助察哈尔部与大明结盟的英明大可敦,但冯铨是谁,这老哥是玩阴谋诡计上位的行家。

  没点真本事,不可能让魏忠贤看重,派到蒙古来签订盟约。

  他一眼就看出来了,娜木钟看似给自己面子,实则是给自己的丈夫林丹巴图尔面子。

  林丹巴图尔之前以本部认汉字的人不多为借口,想提高价码,获取更多赏银,遭到冯铨拒绝后,其实已经有些骑虎难下。

  娜木钟这么一搞,倒是把整个局面扳了回去。

  回到京师,促进明蒙结盟的工部侍郎冯铨自然是春风得意,名声远播,不少大臣登门拜访,送礼搭桥。

  出使察汉浩特在之前可不是个人人都想去的美差,冯铨不仅去了,还一趟就完成了目标,谁都知道,这小子晋升是早晚的事儿了。

  ......

  朱由校人才出京师,还没到凤阳,江南一带便就风声鹤唳。

  但凡是稍有远见的人就都能猜出个一二,朝廷官面上给的目的一个都不能信,什么祭拜皇陵,什么视察地方,那都是冠冕堂皇之词。

  天启皇帝亲自下来,真正原因显而易见,各地百姓都很高兴,但是有一批人却连觉都睡不安稳了。

  这些人,就是江南的士族和财阀。

  从万历四十八年登基开始,朱由校就在利用厂卫和阉党,跳出规则之外,不断在江南地区安排忠心于自己的文官、武将。

  可尽管如此,到了天启二年,江南一带的政局,依旧不是自己这个皇帝说能管就能管的。

  暗地之中,有一群人在操控着一切。

  江南已成尾大不掉之势,自天启二年开始,各地的天灾人祸愈发凸显,朱由校明白,这些是避不开的。

  在日后为期二十年的灾祸之中,江南如果继续这种尾大不掉之势,不仅很难对朝廷起到该有的益处,还会彻底拖垮整个北方。

  所以,今年的第一次南巡,朱由校势在必行。

  彻底打死江南士族和财阀这两头老虎,单凭这次是根本做不到的,这是长久之功,但是为了能渡过二十年的天灾人祸时期,朱由校必须要下去一趟。

  做皇帝的亲自入局,这是下下之策。

  但这次如果不掰断他们两口牙,要这个富庶、繁华的江南,真正起到一点用处,大明真的很难撑过未来二十年的天灾人祸。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