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北宋时期煤炭的开发利用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掘底刨根的地步,草木连再生的机会也荡然失尽。这里,佳花、美竹的观赏价值,对于困于燃料危机绝境中的人来说,已远远不如将它们直接送入灶膛更有价值。而至于伐桑、枣为薪,樵采风景名胜区的林木又何足惜哉!

  在这场危机中,缺薪之严重,莫过于北宋京城开封。上百万之众集中在一个聚居点上,燃料的供应本来就是个问题,而又处在木柴危机的年代,其生活、生产用能问题就更为突出。尽管北宋王朝从开国起就经常对运进开封的柴草、薪、炭给以免税优待[23],以期增加开封之燃料来源。然而,绠短汲深、鞭长莫及。终北宋时期,开封的燃料紧缺状况未得缓和。大中祥符五年冬天,“民间乏炭,其价甚贵,每秤可及二百文。虽开封府不住条约,其如贩夫求利,唯务增长”[24]。为赈济寒冻之中的居民,“三司出炭四十万减半价鬻与贫民”[25]。雪中见炭的市民们奋而挤购,终于造成了“拥并至有践死者”[26]的惨重伤亡事件。此后几年,三司不得不仿常平仓之制,“于年支外,别计度五十万秤般载赴京,以备济民”[27]。大中祥符八年,“三司以炭十万秤减价出卖以济贫民”,“自是畜藏薪、炭之家无以邀致厚利而小民获济焉”[28],开封的燃料紧缺似乎有所减缓。可是,好景不长,庆历四年正月,“京城积雪,民多冻馁,其令三司置场减价出米谷、薪炭以济之”[29]。而嘉祐三年冬天至次年春,可算开封缺薪年代中最为可怕的一年。史载:“自去年雨雪不止,民饥寒死道路甚众”;“今自立春以来,阴寒雨雪,小民失业,坊市寂寥,寒冻之人,死损不少,薪炭、食物,其价倍增”;“有投井、投河,不死之人皆称因为贫寒,自求死所,今日有一妇女,冻死其夫,寻亦自缢,窃惟里巷之中,失所之人,何可胜数”[30]。面对这触目惊心的惨象,仁宗皇帝也不能不节食减膳,以示“畏天忧民”之心,宋代年节中最为盛大、热闹的元宵灯会在这雪虐风饕,腥风惨惨之中也只好暂告停止[31]。元符元年冬,开封“市中石炭价高,冬寒细民不给。诏专委吴居厚措置出卖在京石炭”[32]。在这场传统燃料的危机中,石炭给北宋后期开封的燃料使用确乎带来了不少转机。难怪南宋人庄绰说:“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33]。不过,终北宋一世,缺薪的阴影始终笼罩着开封。北宋末年,户部犹言:“京邑之大,生齿繁众,薪、炭之用,民所甚急,”“严冬祈寒有足虑者”[34]。

  以上是民间的情况,而官府手工业凭借着政治的保障,按理不会存在缺薪的问题。可是,咸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