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 走进生活(一)_辅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迈书院之所以弱小,现今还被当做格物之下的科学还没有发展起来。最重要的,应该不是担心书院出了进士,让人警惕。而是担心不能出太多的进士……

  只有当澄迈书院,走出更多的进士,有了更多的官吏,甚至于在百年内,出现一位宰执,那才会真正的从大宋的高层,实现更广泛的认同和变革。

  他绞尽脑汁的想让大宋未来的皇帝,对科学产生好感,可不正是为了给科学的壮大,提供有利时机吗?

  类似的预想,李贤有过很多。

  但兄长的忠言,不无道理,总归是为了他这个弟弟好,李贤忙点头道:“小弟受教!”

  考虑到明日赵受益的出宫事宜,以及心中的那个计划,李贤还是打算让兄长李志参谋参谋。

  兄长做事很有分寸,而在对待大宋的未来方面,两兄弟的大方略是一致的,都是希望未来的储君能早点亲征,免得大权落于后宫,或是朝中的宰执手中。

  这两者无论那一个,都没有绝对的好处。

  草草说过,兄长李志给了很多的建议。

  尤其对于李贤想让六皇子于出城的途中,多了解大宋的民生,非常之赞同。

  在李志早些年于信中就流露出的想法中,不难看出。他一直认为大宋皇帝赵恒,之所以大修宫观,不顾民生之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身在大宋的高塔顶端,而未能真正的深入了解民生之艰难。

  身虽未入资善堂,但通过小弟李贤的叙述,李志可是一直关注着六皇子赵受益的情况。

  从之小时候的愿望开始,李志便立志当上大宋的宰执,辅佐大宋君王。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对幻想中的君王的要求更高。

  这一番谈话,李贤在兄长面前是彻底败下阵来。

  直到李府内外都亮起了灯,李志才意犹未尽的停下了话头。

  “我想……兄长若是去当个赞读,那情形,定然美妙!”

  李贤摇了摇头,也回了自己的房屋。

  次日的郊外骑射训练,多不会供给饭食。

  所以,当夜下,李贤便给厨舍吩咐,让之第二日卯时就备好食物。

  皇帝对骑射训练既然早早让人安排妥当,那马匹之物,当不需要李贤去考虑。

  于是,第二日卯时刚过,李贤吃过早饭,便让李家的马车送他去往资善堂。

  在休沐的这天,路上的马车少了一大半。这也导致李家的车马一路畅通无阻。

  原本正常上班日子,需要四刻钟的路程,被缩短到了两刻钟。

  等到来资善堂的时候,天才麻麻亮。

  宫门外的小摊小贩,也刚刚开张。

  早餐的香气,顺着空气的流动,一直飘到了宫门之内,李贤甚而能闻得出那是他常吃的香蕈(香菇)青菜包。

  经过禁军的盘查,顺着熟悉的小路来到资善堂的大门,能看到将近五辆车马已经备好,旁侧更有二十多个身体矫健、且身着随从服侍的男子于四周站立。

  “是李先生来了吗?”

  中间的马车上,传来六皇子赵受益的声音,一直站立在侧的雷允恭出身看了看,忙回道:“殿下,是李赞读来了!”

  李贤忙过去见礼,从晨光处能看到,赵受益的精神状态比昨日还有些差。

  他关心道:“殿下可是没有食用早膳?”

  不用赵受益回话,见雷允恭于旁侧悄悄点了点头,李贤笑道:“宫外杨记的包子不错,等会殿下随在下出去,不妨尝尝!”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