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四章 宋与南洋贸易协定(上)_辅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贤很确信后世的那些金融大鳄,回到古代,钻着律法的空子,很容易将国家的财富挖空。

  李贤在这方面的能力比不上金融大佬,他能做的就是凭着超前一千多年的金融知识,来为宋人,为大宋,也为自己谋取更多的海外利益。

  多少年前,他或未有这般责任担当。但当经历了一系列事,无论荣华富贵,于国家富强和民族大义面前,率先的布局和出力,于李贤看来,这是应该去努力的。

  “占城是我们南洋之行的第一站,作为我们大宋的传统海上贸易伙伴,但却让人看到对大宋海贸和大宋海商的不利方向。所以我迫切的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并拟定全新且让占城,乃至更多的南洋诸国都接受的条款。

  宋人下南洋的步伐不会停止,我们勤劳而勇敢的海商势必踏上更为遥远的海域,在这些地方生根发芽,不断壮大,最终势必造福大宋的百姓们。

  甄公公可还是有些疑惑,其实要从内在的联系讲,这就要涉及生产力的因素。

  先谈一谈实际的,可看近半甲子来,大宋的各地工坊,由少到多,于工坊专门受聘的匠工和普通雇工亦是不断的增多。因为商户主要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自要让匠工研究出更加节约成本的技术……

  多方面的因素促进下,李某说大宋的匠工及工坊生产水平,定居于天下之国之首!甄公公可认同?”

  从占城国的王宫回到驿舍,李贤醉意盎然,但得知甄谙来到驿舍门外求见后,他还是顶着醉意,喝了杯醒酒的茶水,即于厅内接见。

  甄谙近几日于佛逝城内游历,多是实际探寻宋人商贾携带来的货物,于此贩卖的利润几何。由实处讲,抛开城内城外的剥削性税收,大宋的商品在占城至少能翻到六倍。

  抛开运输和货物制造成本,海商在此能赚到的实际利润,其实已经超过了售卖价格的一大半。

  故而,在下南洋的航队出行之前,即使很多人知道来佛逝城做生意很坑人,但还是有许多宋人来此。走一趟,抛开风险因素,也能赚到四成利润,别小看这三成利润,要是和货物价值联系起来,那就是一笔巨款。

  更主要的方面在于,占城和大宋的海上贸易航道,与更远的南洋国度相比,其实并不算特别远,但活跃在佛逝南方海域的海盗,到底是个巨大的威胁,这个雷一直大宋海商担忧,如今这个威胁正以可见的速度解决。

  主管皇家海贸的甄谙看到了这个关键,他看重的另一个关键——占城国于宋人高额的税务。按照之前的交谈,甄谙自知李贤今次入占城国王宫,商讨的重点也在于此事。

  因此,在李贤出宫的那一刻,得知消息的甄谙,就迫切的想要知晓李贤与占城国官吏商讨的结果,这事关他接下来对占城国的海贸投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