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二章 阴差阳错_辅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或是天底下最为尊贵的人,一言可定人生死,一言可行战事……

  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按照皇帝的思想去做。

  赵恒想将一些事情拖下来,但很多于党项人的威胁深感忧虑的人却不愿等待。

  短短数日内,由西京国子监和东京国子监的学子们,组成的庞大请愿队伍,便占据了东华门外的广阔区域。

  每日高喊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灭党项大军大宋边境永无安宁”,“宋人不怯战,有骨气”等等口号。守卫东华门的禁军,对来自国子监的学子们也不敢动粗手,毕竟内中的不少的长辈亲人,就在东华门内办公。

  这也就无限拔高了国子监学子的气势,一起大声喊起时,连宫内的皇帝都能听到。

  连续两日,一些吃瓜群众也跑到东华门外助威呐喊,赵恒坐不住了。

  朝堂、国子监、东京百姓的三方压力,让他知晓不能这么沉默。

  次日的常朝之上,同王旦,曹璨,丁谓等人商议后,即决定支持李贤和曹琮的上书,招安安川谷的马贼。

  内里,大宋暗地里可以给予安川谷曹宗炎部以淘汰的兵器支持,但承认曹宗炎为归义军领导人的正统性,必须等曹宗炎凭借自身的能力,完全接管过归义军后,才能赐予归义军节度使等称号。

  经过朝议,为了给曹宗炎部一些甜头,对于安川谷内的部众封赏不少,如封曹宗炎为戍西将军,官六品……

  同时,给予曹琮旨意,使之出使西州回鹘回来,不用返京,以之为主将,参与曹宗炎部的军务大事,实则为大宋朝廷代表。

  李贤的官职也有小小的提升,不单单是继续担任承奉郎,还获得了正七品的致果校尉,虽说还是个武散官,但皇帝给他的旨意之内,特许之以募兵权,也就是说在河西之地,李贤可以在这处多不管的地方,由大宋朝廷背书,招募戍卒。

  只是戍卒的粮饷等等,都要李贤自己去解决。当然,大宋朝堂也不可能这么放任之自由。由执宰王旦建议,召大儒种放之侄种世衡入安川谷,与李贤一道处置募兵事宜。

  选择种世衡参与此事,赵恒自是没有异议,种家的忠义气节,他很是明白。

  旨意下达的第二日,王钦若与梁灏终于是回到了开封。

  一到东京城内,二人连家都没回,就被皇帝赵恒召进了宫里。

  看着风尘仆仆的两位臣子,赵恒先是关心了下二人途中的安全问题,后问道:“此番出使党项人,那李德明于我大宋的态度如何?”

  王钦若率先道:“回禀官家,我和太素一入西凉府,即得到了李德明的亲自迎接。

  李德明言之,不愿与我大宋为敌,愿永生永世为臣子,绝不会生出忤逆之心。这次归来,李德明又亲自率军,将我和太素一行人送到了大宋边境,态度是恭敬的无比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