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升衙_热血锦衣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京城,自成祖皇帝朱棣永乐十九年迁都至此,历经八位皇帝,一百年的建设,北京已然成为大明第一巨城,拥众百万,繁华程度比之于南都应天府,犹有过之。

  数千条街巷胡同纵横交错,组成这座巨城,刘金喜穿街走巷,从锦衣卫北镇抚司驻地出来,穿过街道,往家中赶去。

  此刻已是临近一更两点,离夜禁敲响暮鼓只差一点,路上行人稀少,巡城更夫,已然在各个街道敲着铜锣,五城兵马司士卒巡城,赶人回家。

  此刻的大明,还实行元代以来的禁夜政策,《大明律》明确规定:一更三点,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开禁通行。

  刘金喜踏着节点走到了自己所居住的家,位于城南大时雍坊里的石碑胡同。

  一处一进的宅院坐落在胡同中,大门紧闭。刘金喜上前拍打着大门,不出片刻,脚步声传来。

  “咳……咳……谁啊?这么晚还来叫门。”一道苍老还伴有咳嗽的声音从门内传来。

  “娘,是我。”刘金喜在门外答道。

  “是金喜回来了……咳……咳……”大门“吱呀”一声,从内打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打着一个灯笼,披着一件厚棉衣,出现在门里。

  刘金喜连忙扶住老婆婆,将她扶到院落内的石凳上坐下,这才反身关紧大门,落了栓。

  扶着老婆婆进屋坐下,刘金喜问道:“娘,您身子可好些了?”

  老婆婆又咳嗽两声,喘着气道:“这把老骨头了,用不了多久,就该见……咳……你爹去了。”

  拨弄着屋中有些熄灭的炭盆,刘金喜说道:“娘,不要说这些话,赶明我给您请一个帮工,伺候您。”

  老婆婆躺在床上,刘金喜帮她盖好粗布棉被,老婆婆喘了两口粗气,倒是不咳了,开口道:“不用了,娘喜欢一个人清净,你还是攒些银钱,讨个婆娘,给刘家留个后,娘也能闭眼去见你爹。”

  刘金喜不敢反驳,掖好被角,低声道:“娘,您早些睡吧。”

  又拨弄了一下炭火盆,将火烧旺,刘金喜这才转身回到自己的屋子。

  多日未回,屋中还是和离京之前一般无二,刘金喜简单收拾一下,便脱衣躺下了,但脑海中还在回想着一幕幕,陆炳辉撞死在囚车中,大人所说的话,不知怎地,那押在诏狱里的少年明亮的眼神,竟似印在脑海深处一般,挥之不去。

  只是在迷糊之际,只听屋外大门被拍的“砰砰”作响,刘金喜豁然惊醒,急忙点亮油灯,那主屋内老婆婆的声音传来:“金喜啊,谁在敲门。”

  刘金喜回道:“娘,我去开门,您先睡着。”

  刘金喜快速穿好衣物,快步走出,在院落中问道:“谁啊?”

  那门外传来了陈武的声音,只听陈武小声道:“大人,升衙了。”

  刘金喜拿着油灯,打开大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