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四章 勤工俭学? 第三更了_铁血大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瑞青是相信有神仙论的,额,谁要遇上灵魂穿越这种极度不科学的事情,还相信无神仙论,那就不是坚持真理的赤色主义者了!

  由于这位杜保罗大主教是法国人,圣若瑟教堂也位于法租界,因此天津的法国驻军也就理所当然承担起了订婚仪式的警戒任务。而常瑞青本人的卫队也破例持械进入了法租界,在圣若瑟教堂周围布置了警戒线,这里面似乎也有法国方面拉拢的意思。

  常瑞青在订婚仪式的前几天,则是特别的忙碌,不断同各方面的来人见面会谈。还轻车简从溜去了北洋大学宿舍,同陈独秀、李大钊两位大教授来了个彻夜长谈。

  “陈先生,李先生,清室那边已经全盘答应了我们的条件,二十五万两金子一个子儿都不会少的!”常瑞青和两位大教授寒暄了几句,就直入主题了:“有了钱自然就要会花,要花在对国家对民族最有利的地方。”说到这里,他抬眼瞧着两位大教授:“我打算拿一部分出来培养人才。”

  “人才?”两个教授异口同声惊呼了一句,常瑞青的这个提yì显然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常瑞青点点头:“人才是一qiē事业的根本,没有人才,不管是赤色革命还是蓝色革命,统统都不会成功,就算是侥幸夺取了政权也办不好事情。所以,我打算从宣统的赎金里面先拿出大约二十万大洋用来成立一个‘俭学基金’,想请二位先生出面办理。”

  “俭学?是要送一些青年去欧洲留学吗?”陈独秀反问。

  常瑞青微笑点头。“俭**动”最早的起源是1912年,由李石曾、吴玉章、吴稚晖、张继等人发起,到1914年为止,一共将80余人送往法国俭学,后来因为袁世凯政府的反对而停办。

  李大钊点点头:“左民同志,这个提yì不错,我们可以出面,不过・・・・・・二十万是不是少了一点?恐怕培养不出多少人才。”

  常瑞青摆了摆手,笑道:“当然不会只有二十万的,这只是第一笔投入。”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两份请帖,递给陈独秀和李大钊:“对了,这是在下订婚仪式的帖子,还望两位赏光。”

  两人接过帖子看了一眼,脸上就滑过一丝讶异。对这个“左民”的真实身份,他们也早有各种各样的猜测,从国民党军官,到北洋一派的失意军人都有想到,不过却没想到对方竟然就是春风得意的北洋后起之秀!

  常瑞青淡淡一笑,也没有对自己的身份多做解释,就接着说起了俭学基金会的事情:“二位是鼎鼎有名的北大教授,由你们在我订婚仪式后的酒会上提出成立‘俭学基金会’是最合适的,到时候我会第一个响应这个建yì,带头捐出二十万元,并且还会请天主教会的杜保罗主教支持此事。”

  “让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