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独辟蹊径_学霸终结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市场,也就罢了。

  外国人不来申请,自然有许多空白留了下来。所以那阵子,国内懂得刷专利的人,很多都会专门检索米国专利数据库和国内专利数据库的差别,然后把那些在米国注册过了、国内还没注册、将来也不太会有正主上门申诉的专利,给抢注了。

  这种“翻译专利”的效率,当然比顾莫杰此前用的“功能创新点排列组合”更加简便,只是顾莫杰上辈子是o8年金融危机之后才踏上社会工作的,在他工作的时候,这种更原始的跑马圈地时代已经过去了,海量“翻译专利”的狂潮已经结束了,所以他才没有学到这一手学术造假的窍门而已。

  直到此刻,花了几天时间,旁征博引地查询,自己反复思考对比,他才得出了这个结论。

  同时,这个结论也让他收获了一个意外之喜。

  这个意外之喜,倒不是说他现了另一条“刷”的捷径——他展到如今,已经不屑于再去做刷的事情了——而是让他找到了一片真正实打实创新的蓝海空白。

  那就是,找中国人独有的需求、找只有中国人需求,而外国人不需求的领域,去掘隐痛点,解决实际问题,找出创业方向。

  比如他灵光一闪想到的蓑衣刀,为什么o3年国内其他人就没想到呢?因为大家都被跟着洋人屁股后面走的快感给蒙蔽了,那阵子连电视上的学术新闻都是一水儿的“xxx研究院的xxx教授又填补了国内空白”。这种快钱,快荣誉来得太方便,真正自主的思维就萎缩了,既然躺着都来成果,谁还肯跑着追成果?

  那阵子的学术环境,和数年后“国内空白”被填补得差不多之后,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但是对于顾莫杰这种不打算造假,准备靠真本事的人,这一现状,可就是机遇所在了。

  因为洋人不会做中餐,他们不需要切蓑衣黄瓜,所以他们想不到去明蓑衣刀;同理因为洋人不会炒菜的时候颠锅,所以他们也不会去想到明可以自动颠锅翻炒的炒菜锅;

  推而广之,虽然谷歌比百度强大太多,技术研也很全面,后世“谷歌翻译”的能力远百度翻译,但是在“中翻英”这个细分门类上,谷歌就会因为“学兼众门”,要同时兼顾法德俄日诸国语言和英语的对译,而不如百度做得专精。

  再推而广之,因为电脑的键盘一直都是英文字母的,所以英语文明国家的人脑子里根本不需要有“输入法”这根弦,而这个领域,就是中国人展优势的所在——顾莫杰那个万能输入法,不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么?

  谁让这是一些洋人压根都不需要去面对的问题呢?在这些微小的领域,洋人自然不如中国人专业。跟在洋人屁股后面“翻译国内空白”的体制内囤积型学阀,也自然竞争不过坦然面对自由竞争腥风血雨的民间力量。

  这就是顾莫杰不借助体制,不借助官场,以纯商之路崛起的捷径所在。

  彻悟了这番道理之后,顾莫杰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后面几天,他搜索如飞,撰写神,触类旁通,思如泉涌。

  不仅把蓑衣刀具这项明的技术论证文档写得滴水不漏,甚至还因此受到启,把好几种他根据中餐和西餐差异化需求而总结出来的、外国人不可能想到的、而他偏偏想到了的小实用技术论证扎实,然后排列组合,编织出了一张技术网络,隐然形成了一道微小的壁垒。

  随着时间的拖延,这道壁垒会变得越来越缜密,越来越严谨。

  虽然样品还没做出来,但是他已经对即将到来的和苏泊尔的谈判充满了信心。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