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章 千头万绪_学霸终结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克图姆的“迪拜号”、阿布的“日蚀号”大不相同,甚至都没有传承的影子。

  前面那4艘船,代表了过去八年吕尔森的最高造船水平。但要说创意那是真没有,一眼看过去就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无非是涂装不一样、外设设备越来越先进,然后尺寸、动力越来越大。

  德国人缺乏建筑创意细胞的特性,在造船上真是体现得很厉害。看到那些模型,顾莫杰就在心里暗忖:也难怪当年“亲王”和“胡德”刚接敌的时候,会把远处的“欧根亲王”错认成“相”、白白往海里打了那么多炮。

  不过看来这次德国人确实是下了苦心了。

  给顾莫杰看的选方案,就是一个小水线面三体船!

  阿布的“日蚀号”宽度是米,而阿布扎比财团有可能造的那艘新的,要到23米。顾莫杰给德国人下过指标:他的船一定要比那些都贵、都长,而且还要高属性。

  估计德国人是根据顾莫杰的要求绞尽脑汁,就拿出这么个东西。

  这艘三体船的中央主船体不宽,甲板部分才16米宽。但是横向往两边各伸出8米的架空双层船体,边缘处再垂下两条2米宽的支撑船体。

  支撑船体的总长只有主船体的三分之二,所以船头三分之一的空间是很修长的。全船总长达到了7oo英尺,也就是214米,总吨位18ooo吨——汉克还给顾莫杰透底,他们给阿布扎比王室做的是18o米、16ooo吨。

  而且三体船的好处,是可以做成非常夸张地小水线面船型。比如主船体甲板部分16米宽,要是传统船舶,到水线的地方至少也要14米宽。

  而顾莫杰这艘硬生生能把水线部位缩到8米、哪怕加上两边副船体的水线部分宽度,总共加起来也才1o米。至于水线面太小导致的浮力不足,则通过到了水下之后船体才继续变宽、甚至在水底通过较为宽厚的机翼型浮筒和两边的另外两个支撑副船体连接在一起解决掉。

  相当于,这艘船的横截面是个“由”字型的,中间有两个大窟窿。确保在有限的吨位下,获得最大的甲板面积、高层舱位,同时航行阻力也最小、度飞快稳定性还贼高。

  船体拉瘦长之后,另外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动力系统的改进。原先“阿布系列”那些船,吕尔森都是用柴油机提供动力的。柴油机的热效率是高,也省油,就坏在不容易做大型化。

  一旦功率过5万马力,柴油机的单位功率重量就会比各类汽轮机笨重很多。这也是为什么阿布那艘船只能开到27节的原因。

  或许有人会问:阿布还怕浪费油么?他本身就是地球上有数的石油大亨好不!为什么不在“日蚀号”上用燃气轮机呢?

  这又要说到燃气轮机的一个劣势了:柴油机虽重,却可以做成很夯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