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青青子衿_学霸终结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些东西,换个人我还不和她聊——说了她们也听不懂。”

  “谁是夷呢!”宝儿故作忿忿地瞪着眼,直到把顾莫杰瞪得眼神闪烁,她才恢复俏皮地问:“然后你就觉得我肯定能听懂?”

  顾莫杰微微一愣,自己也颇觉自嘲:刚才好像真说错话了,中国人在韩国人面前谈“东夷”,怎么都觉得别扭。

  他莫名心慌地解释:“我只是觉得你是难得的、懂得多语种歌曲创作的人,应该有理解我后面这些话的积淀基础。”

  宝儿正色道:“那倒要恭聆高论了。”

  顾莫杰吃了两口杂果沙拉,侃侃而谈:“这个问题,要从每种语言的音律潜力说起。汉语的字眼,无疑是天下所有语言里最精粹的——比如,古人的五言、七言的绝句、律诗,短短几十个音节,表达了多少信息量,多少意蕴。换成英法文的十四行诗,得写成多累赘,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日语就更不必说了。

  所以,汉语是世界上最适合作诗作词、意境也最辽远的语种。只不过,上帝开了一扇门的时候,都会关上一扇窗。单纯靠文字就能传达出来的意境太丰富了,古代汉人就不容易在配词的音律上琢磨太多。所以宋词每一个词牌名,配一个曲调就够了。要表达不同的内容,只要靠换词就能解决,根本不必换曲子。

  后来为什么有元曲?就因为蒙元是蛮族入侵。崖山跳海,古韵断绝,汉文的表意能力下降了,只能用曲调的多变来弥补。

  而古汉语传入日韩后,产生的衍生品是什么?汉诗,和歌。诗,要用汉音读。而‘和音’只能用唱的,只能作‘歌’,才能弥补单纯阅读时美感的缺失。”

  宝儿会心一笑:“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单纯读起来越没有美感的语言,就越需要音律去弥补,就像瞎子总是听觉特别灵敏。日语读起来不美,累赘,所以作曲的需求自然比汉语多,到了现代,哪怕西化了,还能出久石让这样的现代音乐创作大师。而现代汉语音乐端的时候,往往还得先翻唱日系歌打基础。

  而拉丁语系的语种,其实表意浓度不如汉语,但又比日语高,属于比较中庸的语言。这样的文明,既容易展出诗人词人,也容易展出作曲家。好莱坞的竞争又激烈,自然百花齐放,牛人辈出。”

  顾莫杰爱抚地摸摸宝儿的秀:“很聪明,都能举一反三了。”

  “我就是做这个的诶,当然感同身受了——倒是欧巴这样的圈外人,每每能说出这样高屋建瓴的话,很让我惊喜呢。有时候就觉得明明眼前有一层朦朦胧胧的窗户纸,却偏偏捅不破,然后你一下子就帮我捅破了。”宝儿噘着嘴,抿了口酒,继续说道,

  宝儿噘着嘴,抿了口酒,继续说道,

  “在日本创作这几年,就感觉作词越来越僵硬,那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