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四章:人头落地_唐朝小官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鲜夺目,可事实上,天下军政之事,大多数都在这里拍板定案,反观万象神宫那儿举行的朝会,象征意义更多一些,这就如后世两国an首会见一样,握个手,表示亲切恳谈,而真正的公报却是在私底下通过无数次洽商出来的。

  某种程度来说,宣政殿才是真正的大周中枢,在这里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决定着无数人的命运。

  武则天照例是在屏风和帷幔后听政,这是一个隔间,里头装饰堂皇,武则天不喜端坐,所以这里有个雕凤的龙塌,她枕着头,精神显得有些疲惫,上官婉儿侧立一旁,一个宫娥跪着地,小心翼翼地给武则天修着指甲。

  这屏风后,却又是另一个世界,大家纷纷跪坐于地,神态严肃,手持笏板。

  今日论的,还是地崩的事,如此敏感的时候,一旦出现灾荒,其实朝廷最担心的并不是粮食减产,而是灾后可能发生的乱子,假若此时一些别有居心的人在上面做文章,便极有可能动摇国本。

  争议到了最后,也是不知其所以然,因为赈济灾民,而户部尚书却是不见踪影。

  到了最后,连主持朝会的尚书侍郎也不由苦笑,宣城容后再议。

  屏风内的武则天不由蹙起了眉,显得有些不悦,不过她抿抿嘴,没有再说什么。

  那尚书侍郎的声音又响起:“还有谁有奏?”

  连问两遍,鸦雀无声,

  大家本以为今日的朝议到此为止,一个声音却在此时高亢的响起:“臣国子监祭酒陈让有奏!”

  国子监……

  这令殿中许多身居高位的大人物顿时想起了几日前发生的一件事来,大家不由打起了精神,好整以暇地等待着这件轰动一时的事今日决定出一个结果。

  甚至有人不由嘴角含笑,今日……只怕有不少人要人头落地了吧。/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