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韩之战的意义_绿茵峥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污点。

  反过来在中国这边,历史上是辉煌无比的大国,但是自清末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陷入了积贫积弱的状态,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都一落千丈。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在逐步恢复,但韩国则抓住了美国这条粗大腿,一跃从历史上中国的附属国变成了发达国家。

  这让很多中国人在情感上都无法接受,更不要说这个发达了的仆人还总是不断挑事儿,想要把当年的“爸爸”踩到烂泥里,更是让中国人对韩国的好感很低,甚至还比不上对日本的感受。

  为此,中国人发明了一个专用名词来回击韩国:“棒子”。

  以前中国确实实力不如韩国,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这十年来,中国高速发展,在很多方面其实已经在逐步赶超韩国了。

  但是韩国人缺还是用老眼光来看待中国,认为中国没有大都市,认为中国人生活依然很贫困,这种现实和他们自以为是的反差,也加深了两国民间的矛盾。

  这种民族情绪最后放到足球上,就是“恐韩症”——一方面很讨厌韩国,另外一方面韩国确实在足球上打的中国人没脾气。

  要知道“恐韩症”这词可不是韩国人叫出来的,而是中国人自己,是中国的记者发明的,并且随着每次对韩国队的失败而被传遍大江南北,最终成为了中国足球的标志性耻辱柱。

  在中韩大战之前,就连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都专门拿了一分钟来报道中国队的备战情况。

  由此可见这场比赛的重要性和意义了。

  这不是一场足球比赛,这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较量缩影。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