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一十七章 亩产五千斤_明末之海上雄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呃,你怎么知道,这二人反复无常,你远在边海,甚至岸都没上过,又怎么会知道山西之事,恐怕也是道听途说罢了。”

  周延儒对于此话,当然不信,虽然他说的似乎有些道理,但是现在这两人的实力,却不是最强的,如果信听了他的话,自己这内阁首辅,还不白当了。

  “周大人,卑职言尽于此,信与不信,都不强求,不过,我敢打赌,不出几年,这二人定会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

  历史上,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而张献忠则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本来这也没什么,只是,这两二百五并没有多少本事,不仅经营不善,在面对辫子军时,更是一败涂地。

  张献忠在川,更是杀光了当时的川人,可谓罪大恶极。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唐学志都想阻止这两二货。

  “唐大人,既然你料事如神,可有办法,解决山西之事。”

  周延儒冷冷的看了唐学志一眼,唐疯子的名字在京城久有传闻,没想到竟然是一个信口开河的家伙。

  当日,熊文灿还要提此人为海军提督,皇帝竟然答应了,这会他决定干脆当着皇帝的面,揭发此人。

  朱由检倒是不说话了,佯装看地图,转到了地球仪的另一面。

  “山西之事,不得不说粮食,农民军倚仗的,也不过是那些糟了灾的百姓,如果当时朝廷能及时赈济,恐怕也没有今日之患了。”

  “不过,现在却还有补救之法。”

  “补救之法?”周延儒故意问道。

  朝中如此多的大臣,大学士,大才子,都没人敢说,陕西和山西除了剿,还有别的补救之法,他倒是要让唐学志说出来,好在皇帝面前揭发他的真面目。

  “没错,只要将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入陕西,安抚百姓,谁吃饱了撑着,还去造反啊。”

  唐学志淡然笑道。

  “哈哈哈,唐参将,这就是你的补救之法吗?”周延儒简直笑喷了,这不废话吗?

  朝廷要是有粮食,还用你提出来,只怕早就平定了陕西的匪患。

  顿了顿后,周延儒又道:“陕西三十万官军,现在连粮食都没有着落,拿来的粮食去赈济百姓,你可知道,陕西和山西八百万黎民百姓,那什么去赈济他们,没有百万两银子,能办成?”

  朱由检此刻,也一直听着二人对话,知道周延儒说的没错,现在给山西的粮饷,已经榨干了他所有的银子。

  当下,唯有再像东南加征税赋才能满足军需。

  “周大人,所以说,你眼界还是小了点,如果我告诉你,有一种粮食,能亩产五千斤,你说山西还会缺粮吗?”

  唐学志刚才还客客气气的,见着家伙竟然咄咄逼人了,也不再和他客气。

  “什么,亩,亩产五千斤,天下怎么会有此种作物,简直一盘胡言,眼下大明最好的良田,也不过亩产三百斤,如果有这种东西,我大明,怎么闹饥荒。”

  周延儒只觉得唐学志是在信口开河,不过听到亩产五千斤的字眼时,心里还是咯吱一下,有些震惊了。

  那个谁,有票不投,拖下去.......

  喜欢明末之海上雄师请大家收藏:明末之海上雄师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