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5章 扶持地方发展_我在大明造航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止广州和上海的发展不同,实际上现在大华这片领土上,各地的发展差异极大。

  有的地方已经开始了近代化,工业化,有些地方还是纯农业社会。

  芜湖,这里因为被收复的早,离南京近,有矿产,享受了地缘红利。

  在大华刚刚成立那一会儿,这里可是全国排的上号的富裕地区。

  不过,随着上海广州等地的崛起,这里的发展也变的缓慢了起来。

  甚至,除了钢铁制造业,以及和钢铁制造有关的几个行业,其他方面的发展已经陷入了停滞状态。

  没办法,想赚钱的人早就跑去了南京,谁会在芜湖投资呀。

  在芜湖开家蒸汽机制造厂,零件都还得去南京采购,效率很低。

  如今的芜湖,十个工人当中,就有五个是钢铁工人,非常的单一。

  类似发展单一的还有淮南,这里已经成了煤矿的代名词。

  如今南京人一说起淮南,想到的就是煤炭。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淮南除了煤炭还有什么,他们不知道,也不清楚。

  当然,这也很正常,淮南除了煤炭,真没什么了。

  这里的煤炭开采业非常发达,各种大型采矿机械设备都是当前大华最先进的。

  但是,这里却是连一辆最简单的运煤斗车都造不出来,全是采购自南京。

  那些发了财的煤商,也很少继续留在家乡,大部份都是搬去了南京过好日子。

  可以预见的是,当这里的煤炭被挖光之后,就会迅速没落。

  比起淮南,南昌更惨一些。

  这里的发展条件,比起沿海城市差太多。

  别说指望别人来这里投资工业了,连原本在南昌的一些瓷器作坊都纷纷倒闭,然后选择去了上海。

  毕竟大华的瓷器主要用于出口,在上海生产可以节省一大笔的运输费用,让产品更有利润优势。

  如今,南昌已经沦为了大华最大的产棉区,原料供应地,专门走农业路线。

  工业,这个暂时发展不起来,除非中央会给予扶持。

  但这得等待,大华里重要性和南昌同级别的城市太多了,哪里扶持的过来。

  不过,南昌都还算幸运,至少水运还比较方便,而且鄱阳湖一带适合发展规模化的农业。靠着种棉花,这里的人收入也是涨了很多。

  像赣州这种地方,基本上就和大明时期完全没区别了,还是典型的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

  大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还没有辐射到这种偏远地区。

  地区发展的差距,这个吴长庆心里一直都清楚。

  而且,他也已经开始着手进行这方面的规划。

  一些重要的地方,必须给予一些财政上的支持,扶持其发展。

  以前只专注于南京上海这种头部地区,而如今大华的发展已经走上了正轨,也差不多该全国布局了。

  只有把全国各地的资源都利用起来,才能加快大华的整体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