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章 出口大户的难题_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日本。

  冯一平他们知悉这个情况的时候,相关的工作,已经进入尾声,没能争取到成为标准起草者的资格。

  这是他今年唯一感到遗憾的一件事。

  “看来鞋类和服装,将成为我们省未来出口的一张新名片了,”书记说。

  “实际上,我们正有意把机电产品的一些订单,也逐渐转到省内生产,”冯一平说。

  “哦,难道你的神奇工坊,打算在省内考察代工厂家,这可是个好消息,”高官马上说。

  这说明他对冯一平公司的情况,确实不是一般的了解。

  冯一平的公司,在机电产品出口方面,一直是由神奇工坊领衔。

  “我们是有这个想法,不知道各位领导有没有注意到,就在上半年,神奇工坊,和我们在大学城成立的创业园,已经联合设计了好几款产品,”

  “我的意见是,如果可以,尽量把这几款产品在省内生产,神奇工坊的其它产品,我也持这个观点,只要省内公司,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同时,综合成本和沿海城市代工厂的成本接近,我也希望,能尽量放在省内生产,”

  他这么考虑,自然不止是出于情感上的,主要还是基于商业上的一些原因。

  沿海的那些代工厂,不可能只为他们一家代工,实际上,这就等同于为竞争对手提供了便利,他们可以相对轻松的了解的神奇工坊的产品,包括制造工艺。

  但如果放在省内,从模具开始,所有的生产环节,保密性相对会更高一些。

  目前这个时候,没有多少公司,会选择让内陆的公司来为他们代工。

  另一个理由,自然也是出于长远的考虑。

  未来随着低价和人工工资的增长,沿海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会逐年下降,相关的制造业,肯定会向内陆地区转移,嘉盛何不利用自己的优势,在这一方面也抢先一步呢。

  “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制造业逐渐向内陆转移,这会是一个大趋势,我们也希望在这方面,为省里探探路,”

  书记看了眼高官,“这又是一个可以研究的新课题,”

  高官点点头,“那么一平,你要和我们谈的问题,是关于出口吗?”

  “是的,”冯一平说。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省城的港口,在相关问题的处理方面,主要是在报关以及纳税方面的效率,和沿海港口,还是有一定差距,”

  这是他们目前经常性遇到的一个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因为无论如何,在省城港口报关检验以后,到外地海关,还必须检验一次,这中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所以我们在很多时候,不得不选择通过运费更高的铁路,直接运到外地海关,而不是从省城港口,通过水运抵达,”

  “考虑到我们的出口逐年增减的趋势,我想,省里在这方面,能不能和兄弟单位协调,尽量简化相关的流程和手续,”

  “经过长江,运送到外省港口出关,如果时间能缩短到现在的一半,我们很乐意在省城报关出口,”

  “你有没有测算过,如果能达到你的要求,不算时间成本,在运费上,你们能节省多少?”高官拿起笔来准备做记录。

  “我们已经测算过,每吨至少节省运费200到300元,”冯一平说。

  “这不是一个小数目,”高官点头。

  “这个问题,不简单,”他低头想了一会,“但是,必须得做,”

  “从全省的角度考虑,也必须解决,”书记也表态。

  这样就好。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