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19章 915【卖诗啊】_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字力道千钧,那‘扫’字就是举重若轻,什么贪官污吏,什么鞑子流寇,轻轻一扫便可除灭!”

  另一个学生却说:“不然,‘留’字才是诗眼。陛下开创大同盛世,扫只是手段,留才是根本。留的是朗朗乾坤,留的是天下大同!”

  学生们还在这讨论,却有小贩听到动静,让读过书的儿子去誊抄。

  十一二岁的孩童,似乎不太用功,字写得歪歪扭扭,但也快速抄写了数十份。

  小贩对儿子说:“你在这看住摊子,我去那边卖诗。”

  没等儿子答应,小贩一路狂奔,至跑到玄武湖边,沿湖大喊:“万岁爷踏青作诗,万岁爷踏青作诗。要看的快来啊,二十文就能请去一张!”

  二十文钱,能买好几斤米了。

  可他没喊几声,就有读书人招手:“快给我一张!”

  读书人拿到皇帝的诗作,当即便开始朗诵,接着又赞美点评。围观百姓,不管有没有学问,都觉得皇帝写诗真厉害。

  小贩觉得这里不好卖了,继续往前方跑。

  湖边有一条画舫,正在靠岸接人,听到喊声又买了好几张。

  不到一个小时,小贩手里的诗居然卖光,净赚了将近一两银子。而且还有人跟风,抄诗拿去城里卖,还真有店铺买来,掌柜亲自誊抄一遍,让伙计高声朗诵,贴店门口吸引顾客。

  更有胆大包天的酒楼掌柜,撺掇东家更换店名。立即请工匠刻匾,酒楼名字改叫“春风楼”,两边还挂着诗句: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自意大利的文学家,已经学会了汉语,勉强能够读懂中文诗歌。

  他跟翰林院学者交流之后,更加惊叹这首诗的精妙,回寺在日记中写道:“中国这位皇帝陛下,果然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春天的节日里,皇帝带着大臣郊游,有感而发写了首美妙的诗歌。这首诗,我已经翻译为拉丁文。但请原谅我才疏学浅,我翻译之后的作品,远不能跟皇帝的原作相比……”

  “中国文字的诗歌,有着更加多变的意向。同一首中国诗,有无数种解读方式,虽然欧洲诗歌也有这种功能,但远远不能跟中国诗相比。皇帝这首诗,只有二十个字。第一层理解,是对春天的歌颂。第二层理解,是对志向的阐述。第三层理解,则包含政治与历史含义……”

  “赞美伟大的中国皇帝陛下,他是一位真正的哲人王。他如此的富有哲思,他如此的拥有才华,他的思想照亮了东方的夜空,总有一天也会照亮西方的夜空……”

  各国使者们,开始搜集赵瀚以往的诗歌,并用自己国家的语言进行翻译。

  甚至,他们还找到了《射雕英雄传》。

  小说里的内功不好直译,干脆就音译为Ki(气)之类。翻译时,甚至有注释说明,Ki是东方武士拥有的能量,可以通过苦修来获得,但不同于欧洲和印度的苦修方式。

  经脉、穴位、招式等等,翻译时也是抓耳挠腮。

  而且,欧洲使者还得小心翼翼,别把武功整得类似魔法巫术,否则肯定要引起教皇的不满。

  这些《射雕英雄传》的翻译版本,由于挂着中国皇帝的名头,后来迅速在欧洲、波斯、印度风靡。怎么解释都没用,看过小说的各国读者,都笃定中国武士拥有神奇的能力。

  然后,各国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和戏剧,总会出现一两个中国配角。

  那些中国配角,来自遥远的东方,是中国的落魄贵族。他们拥有强大的实力,常在关键的时候,帮助主角度过难关。

  又或者,干脆就是女主角来自中国,搞一场轰轰烈烈的异国恋——这种小说,不可避免的模仿《射雕英雄传》。男主角正直、坚毅、高尚,类似郭靖。女主角聪明且会武功,辅助男主角做大事,类似黄蓉。

  甚至有些贵族,由于是黄蓉粉丝,在给女儿取名的时候,直接就给女儿取名为“芙蓉”。

  因为翻译者有注释,黄蓉就是黄色的芙蓉。

  (今天有事,很晚才回家。)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