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14章 611【百废待兴】_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渣剩饭。

  “张家口的商贾没动吧?”赵瀚问道。

  方胜弘说道:“李自成走的时候,把张家口的商贾,抓起来全部拷饷。那些里通鞑子的汉奸,被李自成打死至少一半,吐出来无数金银财宝。张家口已经没有大商人了,全都是一些小商人,今后还得靠他们跟草原通商。”

  张家口那一片,如今虽然属于河北,之前却一直被李自成占着。

  李自成是真的狠,拷饷完全往死里打,几乎没有商人能撑住,哪里藏着银子全招了。所谓的满清八大皇商,被李自成打死了六个。当家的一死,还剩下些不动产,儿孙立即进入分家模式。

  方胜弘说:“现在,张家口最大的商贾叫曹逢吉,一贯打着皇商的招牌,在草原收购羊毛卖去南方。他没有茶叶、食盐专营执照,于是购买南方铁锅运回草原贩卖。又在张家口跟茶商、盐商合作,一起控制草原的羊毛。陛下,这个皇商……该不是假的吧?”

  方胜弘之所以关注曹逢吉,就是皇商名头挺吓人,他着实有些拿捏不准。

  “假的,哪有什么皇商?”赵瀚笑道,“不过嘛,我确实召见过此人。若他再敢说自己是皇商,就抓起来关一阵子,再罚点钱便算了。羊毛生意,对控制草原有利,他也算为国效力了。”

  方胜弘又说:“大同军多驻扎北方,遵化铁厂该重建起来。臣建议,在遵化设兵器所,让工部和兵部执行此事。不过,鞑子当年撤回关外,不但掳走许多河北百姓,还把遵化铁厂的工匠掳掠一空。要想重建遵化铁厂,还得从南方移民工匠,矿工和烧炭工也得移民许多过来。”

  遵化铁厂,是北方最大的铁厂,也是大明的主要兵器生产基地。

  赵瀚说道:“等人口再恢复一些,燕山各处驿道,也该组织百姓修缮了。承德府极为重要,必须牢牢控制,来到河北的移民,每批都应分配一些去承德府。等承德府巩固之后,大同军才好翻越燕山去草原。”

  承德那一片,在明初是属于大明的,明中期就已经基本丢失。土木堡之变以后,蒙古人不断南下侵占土地,而大明致力于修筑长城,最后双方就以长城为分界线。

  天津大战,燕山一带的蒙古人,跟随鞑子作战而损失惨重。

  科尔沁、喀喇沁等蒙古首领,扔下满清半路开溜,回去的途中又抢了一遍,燕山一带的蒙古人全成了叫花子。

  因此,当大同军北出长城之后,燕山的蒙古部落纷纷投降。

  他们属于半耕半牧状态,甚至种地的还更多,其中不乏有汉人存在。如今,不管是蒙古人还是汉人,全部按人口分田、分草场,蒙古贵族一律变成平民。

  无人反抗,也反抗不起来,因为这里根本不是草原。

  反正承德府的设置很顺利,蒙古牧民也很配合政策。就是汉人比例太小,至少还得再移民几万才行。

  方胜弘说:“长芦盐场及周边,是目前的主要移民地,四分之一的移民优先分过去。长芦产盐足够了,就不用再依赖淮盐,河北将更轻松的用盐控制草原。臣认为,这个政策不能变。”

  明清两代皇室,都是吃长芦盐场的盐,这里是中国三大盐场之一,确实必须尽快恢复起来。

  唉,哪里都要恢复,哪里都需要人口,真真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啊。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