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3章 221【众志】_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来。

  可以说,泰和县即便不发动农会,只靠这些官吏也能迅速做出反应。

  泰和县,同样有惊无险,但更多江边农田被淹。

  这里除了保住县城,还得组织官民,去乡下救助农民。帮助江边农民转移,救回那些困在水里的百姓。

  赵瀚所在的吉安府城,那才是真的危险,从泰和县至此,又汇入了三条大河!

  官、民、军全部出动,赵瀚戴着斗笠,直接坐在码头上。

  意思很明白,拦不住洪水,就把他赵瀚冲走。

  整个吉安府城,三分之二面积在城外,而且城内多官府衙门,六七成的居民都住在城外。这里淹不得,否则损失难以估量。

  店家们最是积极,府衙派人招募人手,老板们纷纷鼓励伙计报名,而且工资照给还有额外奖励。洪水淹进来,他们的店铺就全完了,他们的心情跟赵瀚一样急切。

  白鹭洲书院的学生,已经提前转移到城里,那地方太容易被水淹了,书院好几次毁灭都是因为洪水。

  许多大族出身的书生,既不给赵瀚效力,也不逃离家乡。于是他们以鸵鸟心态,整天躲在白鹭洲书院读书,美名其曰研究学问,其实就是不愿面对现实。

  他们暂居在几家客栈,通过窗户观察外面的情况。

  只见无数百姓,从城郊搬来泥土。有的挑,有的抬,有的背,还有的用小车推。平时在府城揽活赚辛苦钱的轿夫,还有那些码头苦力,以及许多下力的底层人民,成为搬运泥土的主力军。

  粮商们捐赠大量麻袋,都是用来装粮食的,现在作为沙袋拿去筑堤。

  没有那么多麻袋装泥土,于是就用篾条编竹笼。

  非常简易的竹笼,格子稀疏,新手也能快速学会。府城附近的篾匠,制作出大量篾条,官府派人运到城外,许多妇女和老人现学现编。

  府城的士兵全部出动,包括赵瀚的亲兵侍卫。

  此时若有歹人,能轻松潜入赵瀚内宅,也能轻松接近赵瀚本人。

  可是,就连官府派来的密探,此刻都加入了抗洪队伍,做着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费如兰出面召集全城妇女,给前线的抗洪勇士们送菜送饭。此刻正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穿梭在堤岸嘘寒问暖,为抗洪的官兵百姓加油鼓劲。

  王调鼎默默观察这一切,突然对身边士子说:“此非圣主耶?此人若不为君,天下又有何人可为之?”

  众人默然,无言以对。

  吉安府历次遭遇洪水,多半就是放弃城外。等洪水退去之后,再由知府出面,劝大户捐钱捐粮,然后修缮江边的石堤。

  从来没有哪个当官的,能够这样调动百姓,众志成城以抗击洪水。

  王调鼎又指着在堤岸奔走的费如兰:“此母仪天下之人也!”

  一个叫贺其良的秀才突然说:“诸君,今日始知真有圣明之主,吾愿为其效命。白鹭洲书院虽好,却不如出山救济苍生。再会!”

  贺其良离开客栈,冒雨朝堤岸走去,行不多久,又有二十多个士子跟上来。

  这些人来到赵瀚身边,齐刷刷拱手作揖。

  贺其良说道:“先生,我等皆欲效力,请先生派遣差事。”

  赵瀚起身拱手回礼:“可去府衙听从安排。”

  众士子再次作揖,齐刷刷前往府衙方向。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