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1章 209【农学爱好者和旅行家】_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直到此时,徐霞客终于被领进来。

  初见赵瀚的反应,徐霞客也差不多,没料到庐陵赵贼如此年轻。他很快就抱拳说:“在下江阴徐弘祖,遍访名山大川以记之。先母遗命,令在下寻访永乐朝清廉之臣张公宗琏的后人,寻张公遗物供奉于江阴张侯祠。”

  徐霞客?

  跟课本上的画像长得不一样啊。

  赵瀚笑道:“徐先生是让我帮忙找人?”

  徐霞客回答说:“在下只知张公籍贯吉水,还请赵先生相助。”

  “可以,你把此人的姓名、官职写下来,”赵瀚转开话题,颇为好奇道,“徐先生准备去何方游历?”

  徐霞客回答说:“先在江西,再去湘南,再去广西、贵州。”

  赵瀚只能表示佩服,这兵荒马乱的,遍地都是匪寇,没被歹人弄死算徐霞客运气好。

  这位老兄,曾连续八天睡山洞,一路采集野果野菜生吃。也曾被贼寇抢劫,在异地找到旧友,抵押房产才弄来银子。

  最后双腿皆废,也不知是生病,还是被蛇虫咬伤。家仆趁机卷走财货跑路,幸好获得当地土司帮助,派人护送其回家,归家不到一年就病死了。

  赵瀚唤来一个侍卫,拿出绑腿说:“此物缠在腿上,登山赶路不会酸痛,还能防御蛇虫叮咬,我全军将士打仗都用这种绑腿。”

  “多谢好意,”徐霞客指着自己的腿说,“在下一直绑腿登山,此物确实好用。”

  徐霞客游雁荡山迷路,四面皆为峭壁,他和仆人就是解下绑腿做绳子才脱险的。

  赵瀚提醒道:“湘南与江西交界多匪寇,一定要小心。”

  “在下谨记。”徐霞客觉得这个反贼很不错,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反贼。

  赵瀚突然笑着说:“徐先生游访大山名川,可多记述些当地的矿产。铜铁金银锡,还有那硝石、硫磺、石碳之类,皆可强国富民,此遗惠后人之举也。”

  徐霞客仔细思考一番:“此亦可行。”

  赵瀚觉得该资助资助,让人取来五两银子:“我的钱也不多,徐先生且拿去用。”

  一个占据数府的反贼,居然说自己的钱不多。

  徐霞客见赵瀚不似作伪,顿时肃然起敬:“多谢!”

  两人又聊起各种见闻,徐霞客前后十五次远游,足迹遍及全国各地,许多风土人情对赵瀚非常有用。

  聊了足足一个时辰,徐霞客离开总兵府。

  未来将卷走全部财货的家仆问:“老爷,这赵贼倒是不害人。”

  徐霞客叹息道:“唉,何止不害人。我走南闯北,这些年所见所闻,唯有赵言治下最为安定。假以时日,赵言必得天下,这是肯定错不了的。”

  家仆惊讶道:“老爷何出此言?大明江山要亡吗?”

  “你自是不知,多去北方看看就知道了。”徐霞客懒得解释,以前跟随他远游的家仆病死了,如今这个家仆是重新挑选的。

  本来选了两个,另一个家仆半路跑了,不愿跟着徐霞客送死。

  回到客栈,徐霞客立即写日记,对赵瀚推崇备至。

  当然,只涉及人品与德政,他不敢在文字当中说反贼必夺天下。

  张宗琏的后代很快找到,日子过得还行,虽然被分走大量田产,但好歹还保留着店铺生意。

  张家人悄悄说赵瀚坏话,徐霞客也不便多言,只是想到自己家里的情况。

  唉,儿孙自有儿孙福吧,管他今后分不分田呢。

  赵瀚这边,忙着修路、印农书、制大水车、发展农会、研发农具和农业技术,各级官员都全速运转起来。

  而大明朝廷,正在讨论如何对付庐陵赵贼。

  朱燮元,肯定要被下狱了……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