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70章 1066【终章五】_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匡桓又把宗室叫来,对自己的弟弟们说:“尔等立即出城,代我主持各处灵堂。具体负责哪处,你们自己商量,若有分歧就楚王做主。”

  亲王们一直在避嫌,没有参与之前的讨论,总的来说还是很让新皇放心。

  赵匡桓的应变能力很强,处理事情也妥帖,完全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可惜他注定了,要一辈子活在父亲的阴影下。

  有了皇帝发话,宫内宫外都迅速运转起来。

  赵匡桓对众臣说:“待百姓散去,便择期火化先皇吧。”

  当天晚上,法国使者贝尔特朗,给路易十四写信:“尊敬的陛下:伟大的中国皇帝,已经走完了他的一生。他下达的最后一道命令,是将自己的遗体火化,骨灰分成十二份撒于全国……”

  “今天,我看到了永远难忘的景象。南京城内外的市民,还有更远乡下的农民,他们自发来到皇宫外吊唁。所有人都披着白布,他们聚集在一起,仿佛南京下了大雪。我无法确定人数,可能有十万,可能有二十万,也有可能会更多。”

  “至傍晚时分,皇宫外的所有街道,全部被人群堵死。老人最多,年轻人也不少。有农民,有商人,有学者,有学生,有小贩,有工人……我能想到的所有职业,全都来了。”

  “人数还在继续增多,因为就在我写信的时候,使馆外又传来了生音,那是从更远农村来的农民……”

  “伟大的中国皇帝,他被无数人民尊敬。我亲眼看到一个老人,跪在街头哭到晕厥,就仿佛是自己的父亲去世。那是多么震撼的场面,我从未想过,君主死亡会让人民如此悲痛。他们都是自发赶来的,没有人强迫,他们的痛苦发自内心。在这一刻,我理解了皇帝的称号,他为什么称自己为‘人民皇帝’。他真正做到了……”

  翌日,南京城内外的大学、中学、小学,全部设置灵堂。

  学生们首先被喊回学校,街道上的哭灵百姓,也一批一批被分流到学校。

  有些大户人家,在自家院子或店铺后院,也开设灵堂帮朝廷分流。折腾足足一天,南京城总算恢复交通,但依旧到处能听到哭声。有人吊唁之后就离开,但有人走就有人来,特别是搭设灵堂之后,本来待在家里的南京市民,纷纷跑来灵堂吊唁跪拜。

  吊唁老皇帝的人数,反而越来越多!

  亲王们全都累坏了,作为死者家属,分散跪在各处灵堂,整整跪了一天一夜都还没完,只能借上厕所的时间活动腿脚。

  这场万民祭奠活动,带给新皇、宗室、官员们强烈的灵魂冲击。

  都知道老皇帝受万民爱戴,可能达到如此地步,还是让人感到深深的震撼。

  ……

  李老汉跟妻子互相搀扶着,在灵堂跪拜痛哭之后,便打算回家,他们害怕儿子儿媳担心,甚至不知道儿子已经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