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零九章 自豪感(二)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去了附近的农场帮工,以养活自己和家人。这次皮大军花钱请他们来,大家都很高兴,觉得又可以重操旧业了。

  皮大军也勉励他们不要放弃,虽然城里的西班牙富人们走了,但现在来了很多东岸移民,他们基本都是农民,没啥文化,但也有这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事,他们有消费能力,只要他们这个乐队坚持下去,并且学一些东岸曲目,那么以后无论是红白喜事,还是过节祝寿,都会有人花钱雇佣他们的,生活下去不成问题。

  皮大军说这话时其实还是挺自豪的,东岸农民的收入虽然一直在下滑,但那是和其他工作相比,横向对比其他国家的话,其实还是挺不错的。毕竟一年几十元的收入,欧洲没多少人能够达到的,虽然东岸的物价看起来似乎有些高。

  获取更多的工作收入,过更好的生活,无疑是这支西班牙乐队选择留下来的关键因素。他们不确定去了圣地亚哥、波托西、利马、亚松森等地还能不能以此为业,那么还不如留下来呢,信仰在生存面前总是很弱势的,成为一个强国的国民难道不好吗?

  等他们这些新归化者在东岸住上个两代人,语言、服装、饮食、思维模式、看待事物的角度就基本上一样了。甚至于,他们的子孙将来可能连宗教信仰都会改变了。毕竟在如今的东岸共和国,宗教事务局的拨款90%都指向新道教,别人都只能争夺那剩下的10%的份额,可想而知财政上有多么困窘。也许像天主教、新教这些,只能指望信徒捐赠了才能维持了,但问题是新道教的信徒捐赠不比你更多、更厉害?发展到最后,这些宗派的竞争力就只会越来越长,成为边缘化的宗教——当然现在也是。

  皮大军的婚礼是传统的中式婚礼,喜服也都是从青岛县定制的,花费不菲。其他一应新婚用具不外如是,那边现在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相关产业,规模非常大,甚至已经做到了向外出口。

  这个“出口”不仅仅指的是向海外殖民地出口,甚至还包括了一部分外国地区。像在塞拉莱港的拉结普特人中间,就对来自东岸的这些结婚服装、道具非常感兴趣,目前已经开始定期采购。另外在北美的自由邦、“海盗国度”苏城港,甚至是东非的斯瓦西里海岸,都有很多有钱人采购东岸的婚礼用品,从服装、首饰、道具到家私用品不一而足,且每年都在提量,形势非常喜人。

  此种情况的发生,说明了东岸文化在强大国力作为后盾的基础上,已经走出了国门,开始向自己影响力能够所及的范围内传播,且得到了越来越多人得认同。另外一点也说明,东岸人开展的贸易,也让不少地区的人富了起来,进而产生一定的消费能力,这反过来又促进了东岸商品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