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十七章 保定地区(六)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医院的监管就比较严格了,非得卫生部部长亲自签字同意方可,强如莫大帅,当年携夫人一起开办南铁妇幼病院,也是走程序一步步来的。因此,这会邵元义想开办一家名为临湖医院的机构,就得跑不少部门,盖不少章,最后由卫生部部长签字,可见审查之严格当然也有人诟病这种审查制度是人为设置门槛,是与民争利,不过没人理会他们的话就是了,执委会诸公还是稳得很。

  邵元义开办的医院规模不是很大,但也几乎掏空了他的家底。为此,不但多年做乡村信贷人和卫生部特聘专家的收入砸了进去,南铁公司和牧草岭肉制品厂的股份也出售了,此外还通过老关系从联合工业信贷银行贷了一万元现金。

  但饶是如此,钱仍然有些不足,为此他不得不去首都四处拉任投资,不过所获聊聊,那些有钱的二代们并不太看重他的生意,只搞了区区万儿八千块的投资意思意思。不过,邵元义认识的二代看不上,但由他不认识的二代管理的东岸公司却看上了,直接出资入股,占了20的股份,也是神奇。

  如此一来,开办医院的资金就差不多了,甚至还有一定的储备以应付突发事件。在来保定地区之前,邵元义的三位从事医疗行业的子女就已经在联系老关系,招募人手、囤积药物和器械了,为的就是尽快将事情办妥。

  值得一提的是,邵元义准备开办的医院其理念、技术绝对也是紧跟如今东岸主流的,虽然为了减少病人投诉的可能而把业务范围严格限制在非传染类疾病上面,但也是非常先进了,至少其几位主治医生都是邵元义多年来结识的老友,同时也是这家医院的合伙人,各自技术入股,以充实医院的力量。

  不过,即使这样可能还不够。按照邵元义拟定的条例,未来他和这几位老医生们,还将在病房内就地展开临床教学,这在旧大陆看来是一种开创性的举动,不过在东岸却很寻常,因为各大国营医院早就这么做了,并且效果还不错,培养了不少人才。

  正如某位卫生部官员所评论的:“一些相似的病例是很有启发性的。在医院的病房里选择和处理这些病例,然后由医院的一位主要医生主管。学生们每天随他查房,记录下每位病人的实时状况和所开的药方。一段时间后,要求学生们在课堂上介绍这些病例,追踪和解释疾病的进展性变化,并且还要说明治疗的方法。这种要求学生们主要查询、研究老师的治疗报告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能够给学生带来宝贵的经验,这价值千金。”

  学生们同样对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欢迎,正如首都医科高等专门学校的学生在笔记上记录的内容:

  “……今天我们观摩了王医生进行的膝盖以上腿的截肢术,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