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2章:难产的选角_华娱之别样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奖也确实扶持了一批台湾电影,靠着金马奖给台湾电影输血。

  什么是影响,这就是影响。

  观众只是被动接受者,只有影响电影人,才是真的影响。

  中国电影不是没有过荣光,大陆电影第一人张一谋当之无愧,问题是人家今年70了,巅峰不再,还能拍多久?

  艺术上不思进取,靠着题材取巧,的确,我们国人要站起来,所以对那些家国题材很感动,诚心诚意去看,但是强心针,能打多久?

  靠打鸡血,能雄起多久?

  艺术性不能和商业性并重吗?

  即便是主旋律,苏联当年的主旋律怎么拍的?《战舰波将金号》,至今要学,要看,要分析。

  有些话,真不知道怎么说。

  好莱坞拍商业能拍出诺兰,中国的商业拍出宁浩,是盖里奇的翻版,昆汀这样的野路子,拍个《好莱坞往事》能让小李子皮特两大一线男星降身价去拍,俺们国家只有拼盘电影才能做到了。

  俺们国家还有一个特色,重剧本轻镜头语言乃至视听语言,演而优则导,弄个好剧本就能当导演了,甚至弄不到好剧本也能当导演;

  再就跟以前比,献礼片,《五朵金花》怎么拍的?

  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能盲目自卑,凭心而论,中国文化尤其是电影影响力是一个不进反退的趋势。不可能说我们市场够大,闭门自尊就可以了,那没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的世界肯定也是全球化趋势不可避免,要拍好,要吸引人,艺术性必不可少。

  没有艺术性,韩剧输出那么多年,中国有多少人对韩国印象变好了?大部分人都是一边骂棒子一边看韩剧,娱乐不影响看不起。

  日本的动画产业,如果没有今敏宫崎骏乃至新海诚这些人在艺术上的追求,会有那么大影响力吗?难道靠宅番能征服二次元?二次元哪个不是一边看着宅番一边自嘲?

  很多人不明白,艺术性对整个产业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是会影响整个行业从业人然后再影响观众的。日本韩国都是发达国家,为何喜欢日本的远比喜欢韩国的多,和日本整个国家的在电影和动画上的创造是分不开的,没有黑泽明,没有今敏,日本文化影响力至少要短一截。

  但是总有人看不起艺术电影,好像艺术电影就是小资,就是曲高和寡,好像票房高就是一切,事实上,当年默片时代中国的武侠片神怪片一样高票房,火烧系列能连拍十几集,快拍成连续剧了,它们受不受群众欢迎,受不受大众喜爱,然后呢?如今呢?有人会去看吗?资料馆修复都把它们放在末流。

  神女至今有人回味,小城之春可以被二次发掘,有谁会二次发掘那些市民末流电影?好就是好,普通就是普通,时间是最公正的,中国刚改开那会儿,也拍了不少商业片,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