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021章:老孟家的内战_华娱之别样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了!”

  剧本创作和电影拍摄其实就像打仗一样,经常无法达到最佳效果,要妥协,甚至主动放弃阵地,顾一头放弃另一头什么的,观感上不好看。

  如果影评人直接跟编剧或导演是一伙的,那没问题,什么都可以商量。但如果影评人是制片人那边的,那就不会管你有什么妥协了,只管提意见。而这意见有可能会把影片朝着更差的方向改。

  举个简单的例子:

  剧本里有一段戏,主角做了件很无聊的事情。

  如果影评人跟编剧是一伙的,于是就跟编剧说这段戏很无聊,编剧说没办法,主角在这段戏里掌握了一个信息,这个信息使他在半小时后的某个剧情里做出了一个决定。影评人:那好吧……

  如果影评人是制片人请来的,于是就跟制片人说这段戏很无聊,于是制片人就跟编剧说这不行啊,这段戏没用,必须删掉。编剧:可是……制片人:没关系,观众不会在意的,人家影评人都觉得可以删,所以为了影片的整体效果必须删掉。

  为什么编剧们对“剧本讨论会”深恶痛绝?就是因为参与提意见的人员全都是服务于制片人的。

  这也就是说影评人必须真正参与到工作中,而不是光提意见。光提意见的话有可能会把结果搞得更糟。

  其实别说影评人了,这种眼高手低的毛病在业内人士中也有,只要他是光提意见不参与的,就有可能会眼高手低。只有真正参与进去他才不会乱提意见。

  如果一部电影思想深刻,但口碑很差,不被广大的观众接受,那么它的水平是高是低?

  如果一部电影制作粗糙,但票房大卖,拥有极高的商业价值,那么它的水平是高是低?

  如果一部电影内容不佳,但技术革新,对于产业有巨大影响,那么它的水平是高是低?

  关于“电影水平”,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我们无法用单一指标对一部电影进行全面评价。

  电影作为人类社会的综合性产物,它的属性非常复杂。所谓的“电影水平”是一个综合性指标,除了通常所知的艺术内涵和技术水准,还应包括口碑、票房、影响力等等。

  至于影评人参与电影拍摄,如果按照理想情况,确实很有可能对电影的艺术内涵和口碑产生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影评人的参与使得电影的成本虚高、口碑失实,可能还会对电影水平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单纯是剧本顾问或者编剧,那是有一定帮助的,毕竟影评人阅片量比较大,由他们把关的剧本一般来说质量会比较高一些。但这也是一个双刃剑,影评人看过太多电影了,而普通观众的阅片量大大不及,他们觉得好的东西可能和普通观众的欣赏水平会有一定差距,所以他们写的东西普通观众是否能接受,是一个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