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3章 江南利益(特鸣谢书友 十七年龄老书_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熙十七年七月二十二日午后未时,西征河西走廊的第四兵团曹彬部和第六兵团林仁肇部,凯旋回到了汴京。

  柴宗训于辰时,已提前在皇宫皇极殿,召首辅王著商议对西征大军论功一事。

  在柴宗训的圣意中,此次出兵收取了河西走廊全境,灭六谷蕃和甘州回鹘两国,并将孤守西域百多年的“归义军”解救回到祖国的怀抱,使大周帝国的声威在西域大振,统兵的将领曹彬和林仁肇功劳很大。

  柴宗训拟封曹彬为“甘国公”、林仁肇为“肃州侯”,各食邑八千户、三千户。

  王著道:

  “启禀陛下,曹都督乃太祖皇戚,为人又向来恭谨细致,入龙骧军为国征战已多年,此次数战皆胜,收河西走廊入版图,封公宜也。

  只是林仁肇虽然蒙陛下圣恩,入龙骧军有年,然而却是南唐降将,往昔对其国主李煜忠心耿耿。

  陛下宽仁大度,李煜如今在汴京安享荣华,交游士林,诗酒曲赋,也有些令名。

  臣以为李煜尚在世,似不宜加封身为龙骧军兵团大都督的林仁肇显爵,恐未来有不利社稷之事。”

  柴宗训听罢,心中迟疑起来。

  为大周社稷万全计,自然是如前世心胸狭窄、狠毒的赵二那般,毒杀李煜一了百了。

  然而柴宗训对于诗词风流、于社稷实无危胁的李煜,颇为爱其才。

  而对于怡贵妃周女英,及她所生的皇三子济界,在朝堂内外并无甚根基,相比起皇后符蓁蓁出身魏王府的显赫家世、贤贵妃第五朝露的自幼陪伴皇帝柴宗训在宫中长大的情义深厚,周女英虽然极为受宠,然而未来唯一的倚仗仅有皇帝柴宗训和儿子济界。

  大周朝廷中若无南唐派系的大员重臣,恐南唐降人一系人马未来的利益,皆难以保全。

  柴宗训念及此,当即道:

  “太傅,李煜如今已全然是个诗词大家,整日里与文人雅士聚会,不足为虑。

  而林仁肇在平定“定难军”之战、燕云之役中,皆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功劳卓著。

  且此人乃重义汉子,即已立誓效忠于朕,自不会三心二意。”

  王著踌躇半晌,终于还是说道:

  “陛下,臣斗胆而言:南唐虽已亡,然其旧主李煜仍在。

  昔前秦天王符坚对待降人太过仁慈,陛下须谨防慕容垂复燕之祸!”

  说起来,柴宗训还当真和前秦天王符坚有渊源。大小符太后出身的魏王符彦卿家,正是符坚后裔。

  只是六百年来,符氏早已融入了汉人中。

  柴宗训知太傅王著自小教导自己攻读儒家经典、传授帝王之学,对己的忠心那是无庸置疑,他对李煜和林仁肇等南唐降人的担心,也是为了大周社稷稳固。

  柴宗训同时又想到了前世明太祖打压张士诚降地江南一带、施以重赋一事。

  小心眼、农民出身的朱元璋统一天下后,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