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儒皮法骨_大秦:儒皮法骨道家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儒家弟子们又怎么不知道嬴未和韩非根本就是穿一条裤子的。

  这位被荀夫子收为弟子,年纪轻轻的师叔,其虽然并不完全赞同韩非的思想,在许多地方总会和韩非争辩。

  但是在场之人都了解,韩非所著的书籍,那些集法家大成之作的思想,有一部分是由两人共同创作。

  只不过这位师叔不喜文章,或者说是不善于写文章,才是由韩非代笔,将其自己的思想汇聚成书。

  见到嬴未捧哏一样和自己打配合,韩非畅快一笑,大声道:“……正是如此,那时候的尧在当天子。”

  “那么孔夫子所说的尧舜同样圣明又如何解释?”

  “圣人处在君位上明察一切,就会使天下没有奸邪,这是孔子所言。”

  “那如果种地的、捕鱼的没有争执,陶器不粗劣,舜又何必用道德去感化他们?”

  “舜去纠正弊病,那就是尧有过失。”

  “认为舜贤能,就要否定尧的明察;认为尧圣明,那就得否定舜用道德去感化的行为。”

  “两者之间是不可能都加以肯定的,孔子说尧也圣明,舜也圣明,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韩非意气风发,望着这群儒家学者们振振有词,顺便还给在场之人讲了一个嬴未小学时学过的矛与盾的故事。

  一番话语,让在场的儒家学子们都是脸色发黑,有人张口欲言想要反驳,但最后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能够反驳的地方。

  因为孔子的那番圣人以德育人的话语,是真的充满了矛盾之处,这逻辑上的问题还真不好辩驳,除非是诡辩。

  见到无人出声,韩非再次言之凿凿,又是说了一番以德育人的不妥之处,诉说了自己的法家思想。

  他给这些儒家学子们灌输德教无用,大讲特讲要以法、以君主的行政手段去教育人、束缚人行为的必然性。

  学子们都是面红耳赤,被韩非说的体无完肤。

  伏念抓着自己刚留长的胡子,作为儒家掌门,他却是无法反驳自己的这位年轻的师弟,让其羞愧难言。

  荀子依然不动声色,似乎对自己一个儒家之人教出了这么一个法家奇才一点都不在意。

  “彩!”

  就在这时,寂静无言中,有一道喝彩声传来,众人随声望去,见到嬴未这时正抚掌大笑,为韩非喝彩,这些儒家学子们更是又恼又闷。

  韩非拱了拱手,他知道说到这里就差不多了。

  如果自己在说下去,这帮儒家学子们恼羞成怒,不讲论语而用‘抡语’,他韩非必然要被打的头破血流。

  虽说韩非集法家之长,但是法家不像是道家、儒家、墨家那样有其门派。

  所谓法家,只不过是一群有类似思想的人所总结的学说,被强名曰‘法’。

  也正是因为法家不是一个门派,所以并没有什么内功心法,法家之人可以说都不会武功。

  当然最主要也是,法家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