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9章:大夏国改制_渔色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放?这不得闹出大乱来么?

  徐子桢按了按手:“别急,听我说。”

  等李乾顺和李仁孝都坐回了椅子上,他才轻咳一声,组织了一下思路说了起来,说的什么?是他念中学时政治课里的那一套东西,那时候具体学过什么他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只能说些主流的意思。

  “不光要把奴隶放了,而且还要给他们地,让他们去种田,让他们去放牧,让他们去做买卖。”

  李乾顺本还忍不住要说上几句,忽然间灵光乍显,眼睛一亮,闭上了嘴又安静了下来,李仁孝则不动声色,但眉头微皱聚精会神地听着徐子桢说话。

  “在我们那儿有句老话,叫给人打工不如给自己打工,哦,打工就是干活的意思……”

  话没说完李仁孝眉头忽展:“我明白了!”

  李乾顺也几乎同时说道:“老子也明白了!”

  徐子桢笑道:“要不怎么是剥削阶级呢,脑子转得真快。”

  刚才那半个多时辰里徐子桢一直给爷俩灌输一个新思想,那就是阶级概念,奴隶本身是没有任何权利的,除了给奴隶主打工没别的路可走,可是转换成自由身后就不一样了,他们距离赚来的钱不再是奴隶主的,而成了自己的,这样的情况下谁都会比原先卖力无数倍。

  但是李乾顺和李仁孝都清楚,不论怎么转换,他们都处在原先的阶级,地位其实并没有变过,奴隶是释放了,但是他们种的地,放的羊,开的店,都还是他们这一阶级的,到头来那些赚得的大头依然会进他们的口袋。

  徐子桢洋洋洒洒说了一长篇,嘴都说干了,可他却不知道就因为他这番话,成功激发了李仁孝的思维,最终让西夏在他的手里从奴隶制国家蜕变成了封建制度国家,国力也在数十年间提升了无数,而李仁孝也成为了西夏子民敬仰爱戴的一代明君夏仁宗。

  李仁孝其实早就有了这些念头,他自幼仰慕中原文化,早就想在国内试行土地所有制及科举制等等,但是李乾顺尚在,还没轮到他继位,有些话若是说太早恐怕惹来父亲不快,现在由徐子桢提出是再好不过的,更何况他见李乾顺也听得有滋有味,看样子已被打动了。

  徐子桢一口喝干杯中茶,说道:“这些只是我个人观点,说得不妥千万别在意,不过说实话,历史证明封建制度比奴隶制度更先进,国力也会更强盛。”

  李乾顺和李仁孝互望了一眼,哪怕两人心里已有了想法,脸上却依旧不动声色。

  一个国家要改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需要细水长流慢慢来,再说李乾顺关心的还不止这些。

  徐子桢鬼精鬼精的,一看就知道老头的心思,他肚里暗笑,脸上一本正经地道:“既然火铳这种东西已经问世,那么天下早晚会以火器为主战场,大夏的冶炼技术无人可比,到那时侯您二位可就坐等着赚钱了。”

  李家父子不解,徐子桢嘿嘿一笑接着道:“以后仗还有得打,不管是宋金之战还是西辽开疆,而这东西的锻造法门只在我手里,如果以后火枪全在西夏制造……”

  话说到这里就停了,徐子桢起身扬长而去,接下来的意思李家父子应该能明白,不必多说了。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