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6章:这条款够优厚_渔色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判的是温承言与孟度,朝廷还没文书过来,而兰州地区最大的官就是他们二人了,自然由他们来谈最合适。

  这一文一武两人当先而行,徐子桢骑马随行,一列骑兵紧随其后,军容齐整甲胄鲜明,带队武将却是一副邋遢相,竟赫然是韩世忠,徐子桢从杏子堡之行起就还没见过他,这时突然见到也没时间寒暄,只能挤眉弄眼算是招呼一下。

  一行人来到约定地点时正好辰时,西夏使臣已经到了,一老一少两个身着华服的夏人端立在亭外,身旁也跟着个随从,正是于歧,不远处一队夏兵整齐列着,声势上倒也不弱。

  这次谈判事先已约好,双方各自只能带一百兵士,不过金城关就在不远处,为免谈判时发生过激行为,夏人还是安排了大军驻在不远处,从徐子桢的角度看去能清楚看到一片黑沉沉的人海。

  温承言来到近前下了马来,看了一眼面前这一老一少,于歧为双方介绍了一番,那少的自然就是西夏二皇子李仁孝,老的是兵部侍郎萧也,也就是萧玄他爹,温承言也不废话,微微一笑:“仁孝殿下,萧大人,请!”

  李仁孝回以微笑:“温大人请!”

  亭子里摆着张长桌,两边各设一主一副两个座位,温承言居中坐下,孟度坐在一侧,徐子桢则站在二人身后,对方也是一样,李仁孝为主萧也为副,于歧随侍身后。

  徐子桢趁这空当偷偷看了看李仁孝,这位二皇子看着年纪不大,也就比李珞雁大上一两岁的光景,但眉宇间隐有英气,气度沉稳,举手投足间倒是颇有皇家风范,徐子桢对西夏历史完全一笔糊涂帐,也懒得去想这位皇子会不会是将来的西夏皇帝。

  至于那位萧也萧大人,徐子桢只扫了一眼就没再多看,他和他那不成器的儿子差不多德性,眼神浑浊面色蜡黄,脸上顶着个大大的酒糟鼻,一看就是平日里沉溺酒色过度的主,一坐下就双手笼到袖子里垂眉低目的,就象这场谈判没他什么事似的。

  双方各自坐定,谈判就此开始,出乎徐子桢的意料,那位二皇子没有扯皮拉锯说上一堆废话,而是直截了当地开口就说要求和。

  温承言对此也有些惊讶,西夏国力不弱,况且这次大战虽然败了,却没有折损太多,要是收拢起来再攻回来,金城关还是得吃紧,不过他并没有把这些放在脸上,而是依然淡定从容,不紧不慢地与李仁孝谈了起来。

  徐子桢在一旁越听越惊讶,西夏这次给出的条款也太……怎么说呢,接近丧权辱国了。

  李仁孝非常客气地提出求和,宋夏两国从此休战,为此夏国愿赔款一百万两白银外加五百匹成年骏马,而对于大宋提出的条件则只有一条,就是请求交还被俘虏的芏嗣泽萧玄以及谢公公三人。

  徐子桢现在也算有钱人,一百万两银子虽然多,但是他却不怎么在意,可那五百匹骏马却对大宋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宋军吃亏的就是骑兵不足,西夏这么一来就等于在增强宋军的战斗力,这条款可还真的有够奇怪。

  温承言和孟度相视一眼并未立刻答复,徐子桢的心里也在盘算了起来。

  崇宗老小子这么舍得,难道还有什么大事让他已经分不出心来对付大宋了么?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