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0章_宋氏家族全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一发生违反本誓约之行为,即使受到法律上。社会上的任何制裁,亦不得有任何异议;而且为了保持各自之名声,即使任何一方之亲属采取何等措施,亦不得有任何怨言。

  上述诸条誓约,均系在见证人和田瑞面前各自的誓言,誓约之履行亦系和田瑞从中之协助督促。本誓约书制成三份,誓约者各持一份,另一份存于见证人手中。

  誓约人孙文(章)

  宋庆琳(龄)

  见证人和田瑞(章)

  一千九百十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木已成舟,一切都无可挽回。当即宋耀如怀着复杂的心情默默返回上海。回到家里,他向家人宣布:“庆龄已经和孙中山正式结合了。”

  宋耀如和妈咪随即为女儿庆龄置办了丰厚的嫁妆,张张扬扬送到日本,以此回答了宋蔼龄的不满和社会上盛传的流言蜚语。

  宋蔼龄呆在家里无事可做了,当时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动紧锣密鼓,她却认为不便再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反袁斗争。此时孔祥熙已经回太谷作了一番安排后再回上海来接她,于是宋蔼龄决定和孔祥熙到“纽约不如”的太谷去亲眼看一看。

  当年宋庆龄和孙中山在日本成婚时,宋耀如先生就已身患疾病了。此后虽经调治,身体亦时好时坏,大不如前。加上辛亥革命后数年之间,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迄无大进展,尤其是革命内部亦不能精诚团结,以致每每给中外的反动派钻空子。对此宋耀如不免痛心疾首,扼腕慨叹。本来他所患的肝病就怕上火着急,偏且又遇上如此的诸事不顺,压抑心情,终至有一天宋耀如先生再次病倒在床上。1918年春天经医生诊断,宋耀如先生患的是不治之症--胃癌。

  当即宋庆龄匆匆赶回上海,随侍在父亲的病榻旁边。宋耀如的其他几个孩子也都纷纷赶回来,探望病中的父亲。当时,宋耀如望着眼前一群已经长大并且已学成有为的儿女们,心中总算得到了安慰。许多年来,他苦苦奋斗并奔走革命,多么希望获得成功啊!可是,时至今日,革命仍很渺茫,成功亦很遥远。惟一让他感到有希望的,就是眼前自己的这一群儿女了。弥留之际,宋耀如先生犹鼓励儿女们,继续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争取早日把民主共和的国家建成并使之繁荣富强起来。

  1918年5月3日,宋耀如先生在上海病逝,年仅55岁。

  第五章人说山西好风光

  1.孔祥熙携妻归故里

  尽管当初孔祥熙说得天花乱坠,宋蔼龄把一幅全国地图翻了多少遍,还是没有找着太谷的准确方位,只知道它在太原以南,地处黄土高原。说实话,她从心里并不相信孔祥熙说的那儿是“中国华尔街”,而且连美国纽约都难比。她怎么都感觉那里仍是上古时代的蛮荒部落。她抱着一种冒险的新鲜刺激感,体会人类原始生活的悲壮似的,借从孔祥熙踏上了前往太谷的道路。

  孔祥熙发现宋蔼龄心中的忧郁时,故意逗她说,家里并没有恶婆婆,自己贤惠的母亲早已仙逝,用不着如此作难。宋蔼龄说,我是害怕……孔祥熙知道她怕什么。宋蔼龄从小一直生活在优越的城市环境中,一天没在农村住过,自然把那里想象得贫困荒凉。孔祥熙笑笑说,根本用不着害怕,只怕你一住下后,再不想离开呢。宋蔼龄仍是闷闷不乐。孔祥熙又说:你真的不愿意,我们不去也罢。宋蔼龄反拿眼睛斜着他说:“谁叫我嫁你这么个乡巴佬呢?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是死是活只好跟你走这一趟了。”孔祥熙听了毫不羞恼,仍陪着笑脸:“夫人,那就请了--”

  他们尽可能乘火车前进,一直到了榆次,往太谷再没有铁路了,这才改换交通工具。

  下了火车,只见秋末冬初的黄土高原,叶落草枯,一派萧杀气象。瑟瑟秋风卷着沙尘,搅着黄叶,只向人脸上扬来。村庄里一溜低矮的黄泥巴小房,村民满脸菜色,穿着臃肿的大挽腰棉裤,不少人脑后仍拖着清代的长发辫。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