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章 大汉脊梁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此百姓逢年过节就在路边给丞相烧纸。

  景耀六年灭国前夕,刘禅再次思念自己的相父,于是下令在定军山的丞相墓修祠堂,这也是第一座武侯祠。

  同年钟会伐蜀路过定军山时,专门下令不得在丞相祠堂附近樵采,算是保护丞相墓的第一人。

  当时丞相的遗书也是留给刘禅的,遗书中的明明白白:

  臣这么多年全靠俸禄过生活,成都家里还有八百株桑树和十五顷田地,这些已经够生活啦,若是家里还有余财,那就是诸葛家对不起国家。

  刘禅给丞相的悼词写的也很动人,将辅助自己的过往和出祁山的功绩都回忆了一番,哀叹丞相走的太早,最终无奈赠印绶,谥忠武。

  忠武之谥,就此也成为人臣的最高称赞,后来得到这个谥号的咱们大多也熟悉,比如二凤爱将尉迟敬德,保全大唐一丝颜面的郭子仪,南宋的脸面韩世忠,大宋脊梁岳武穆等。

  再后来的事咱们就都熟悉了,诸葛瞻被刘禅接到宫中抚养,并委以大任。

  最终诸葛瞻与诸葛尚双双殉国。

  也许你认为丞相不过尔尔,但你认为厉害的人,几乎都认为丞相很厉害。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文人骚客,如李太白、杜工部、刘禹锡、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等等等,将丞相之名传唱千年。

  丞相之名还会继续传唱下去吗?我觉得会的。

  杜工部有两句诗词得很好: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好诗!”

  即使迟钝如张飞,也能一秒服气。

  “喜欢军师的这个杜工部,还真是厉害!”

  庞统也很喜欢:

  “确实好诗,孔明就如黄河大江,即便千年过去也被人铭记传颂。”

  如果自己也有这待遇就好了。庞统在心里补了一句。

  简雍一针见血道:

  “王侯将相皆追求与国同休。”

  “如今看来,云长与孔明,已是‘与汉同休’矣!”

  “汉存千年,则传诵千年,汉延万年,则云长之义名,孔明忠武之名,便延诵万年!”

  万年!众人一时间不由有些恍惚福

  张飞一时间就想起来另一个二哥的话:

  “身虽死,名可垂于竹帛也!”

  张飞愈加羡慕,和这个比起来,立马勒铭更加不够看了。

  黄忠魏延也都在心里默默下定了决心。

  立功,立庙,传千年,传汉名!

  刘备则微微一笑:

  千古智慧的化身,我刘备的丞相!

  三界伏魔大帝关圣帝君,我刘备的二弟!

  我刘备啊,仅光幕中的一生,也已经赢了孙曹太多太多!

  就在此时,光幕上画面一转,再次回到了此前他们看过的武侯祠。

  只见一群穿着校服的少年,正在一个看上去像是教书先生的带领下游览武侯祠。

  孩童们并不能理解簇的意义,但不妨碍他们熟识簇的诸葛亮。

  或许是有人无聊背诵,也可能是有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