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8章 食管癌论治(23)_我能听到中药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血,益气温阳为法,也可少佐理气、化痰、消瘀之药。

  在临床上还应注意治标当顾护津液,不可过用辛散香燥之品;若是治本应保护胃气,不宜多用滋腻之品。

  当知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说到这里,陆轩又加重了一丝语气:“治疗此病,胃气是关键,此为患者能活之根本。”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季修文下意识的皱了皱眉。

  陆轩耐心地解释道:“所谓“胃气”,其实就是脾胃功能的总称,而脾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气血生化之源。

  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一切营养物质都要靠脾胃供给。

  如果脾胃功能减弱,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因而,古代养生家特别强调“胃气”的重要性。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便曾说“胃者,人之根本;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

  《内经》一书你也看过,其中就有这么一句“人无胃气为逆,逆者死”。

  可见,人要养生,要延年益寿,必须保养胃气。

  总而言之,脾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调理脾胃是防病治病、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主要措施之一。”

  说到这里,陆轩顿了顿,看了眼依旧有些不知所云的几人,继续说道:“说白了,胃气就是饥饿感,婴儿饿了,就会哇哇地哭;小孩饿了,就会闹着要吃饭;成年人饿了,就会主动去吃饭;病人要求吃东西,那就快痊愈了,像这些情况都是饥饿感的表现。

  所以说,人体的最大弱点就是消化吸收能力很差,这也是人体最容易被伤害的,因此保持旺盛的饥饿感才是求生的先决条件。

  存得一分胃气,保得一份生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通俗易懂的解释,让季修文恍然大悟的同时,也是对老同学的知识渊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从他来到卫生院开始,这位老同学就好像彻底地换了一个人似的。

  毕业前的形象彻底在脑海中颠覆。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季修文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这是他的老同学陆轩。

  不过,惊讶地同时,也是庆幸无比。

  也幸亏是自己的老同学,不然又有谁会跟自己说的这么详细?

  不懂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

  “而食管癌的治疗,又分四种情况,不同的情况,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陆轩继续向季修文和苏可楠两人介绍起来:“一为痰气交阻,痰气交阻的患者,往往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滑。吞咽时自觉食道梗塞不舒,胸膈痞满,甚则疼痛;情志舒畅可减轻,精神抑郁则加重。尚可见嗳气呃逆,呕吐痰涎,口干咽燥,大便艰涩,治疗时当开郁化痰,润燥降气。

  二为津亏热结,这类患者舌质红而干,或有裂纹,脉弦细数,吞咽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