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8章 文武之争_朱允熥赵宁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允熥一言不发,听了部奏陈之后,淡淡的开口说道,“若无事就退朝吧,如今又快入冬,入冬快过年。尔等仍需尽心任事,万不可大意。”

  “刑部所奏,问斩之名单。稍慢实行,再甄别一番,真是大奸大恶之徒,必然要正国法。但是有些可酌情甄免的,与其他罪囚一道发往高丽屯田!”

  “礼部奏给各藩国回礼的事,在孤看来大可不必太过丰厚。他们孝敬大明,是孝心。大明于各藩国犹如父母,儿子孝顺父母不是天经地义吗?再说,父母不给儿女厚赐,儿女就可以不孝顺了吗?何必还要厚厚的赏赐他们,以示天朝威仪?”

  “威仪是打出来的,不是赏出来的,前朝大宋危如卵石之际,可见这些藩国进贡来朝?”

  “除却给予吐蕃的修庙银,赏赐大喇嘛土王的丝绸棉布等,其余藩国,一律减免回赐。”

  “今年北方无战事,倭寇也没闹什么风浪,大家踏踏实实的过一个太平年。千万别松懈,再闹出些事来。不然,你们也好,孤也罢,脸上都不好看!”

  说完,朱允熥疲惫的揉揉太阳穴。

  别的事还好,给藩国回礼的事,提起来他就生气。别人不过是送了点芝麻,朝臣们却说什么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要重重百倍回礼,恨不得给人送回去一车西瓜。

  臣子之,礼部尚书动动嘴唇,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识趣的咽下去。

  东宫这位和老皇爷一个秉性,拿人家的天经地义,给人家的不过是仨瓜俩枣。

  “退朝吧!”朱允熥挥手。

  殿臣子们纷纷起身,但就在他们还没叩首请辞之时。翰林侍讲学士,方孝孺等人却一掀袍服,肃然跪倒。

  “臣,有事奏!”

  朱允熥正要拿奏折的手一顿,放眼望去,方孝孺,黄子澄,齐泰,国子监祭酒等人跪了一片。

  “说!”

  方孝孺直对朱允熥的目光,“殿下,臣请奏,缓开武学!”

  就知道这些书生,会有这么一出!

  越是直的人,有时候越是迂腐顽固,甚至不讲道理。

  “为何?”朱允熥耐着性子问道。

  方孝孺叩首,“殿下,国家不能操于武人之手,否则大明必以好战为能事,国虽大,好战必亡!”

  朱允熥心忽然涌出一股业火,丝毫不顾及方孝孺等人的脸面,大声质问道,“哦!你这么说,孤开了武学,选拔些武人,给天下武人晋身之阶,大明就要亡国喽?”

  “殿下说的气话,您知道臣不是那个意思!”方孝孺毫不惧怕,梗着脖子说道,“殿下正位东宫以来,沉溺于军事。且不说,殿下提议大明于边关又设了多少军卫。殿下先建靖海军,巡视沿海军务。后又力排众议,诛灭高丽!”

  “回京后,又问及云南边疆军务!殿下,治国之道,非刀兵之道。赫赫武功,不足以使国家强盛。相反,历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