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章 秋收议西南_朱允熥赵宁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位高权重。可毕竟在朝属于新晋,完全不属于任何派系。

  “孙儿又从您老身上学了一招!”朱允熥笑道,“给儿孙选媳妇,也是门学问!”

  老爷子得意一笑,翘着腿,“咱呀,就是操心的命!”

  “皇爷爷!”朱允熥拉着老爷子的手,揉两下,笑道,“孙儿让您操心了!”

  “吃饭吃饭!”老爷子在他手背上拍拍,祖孙二人相视一笑。

  身为储君,婚姻不过是插曲,女子不过是调剂。

  祖孙二人私下里说过之后,又要在案牍之劳碌,操心天下军国大事。

  时光匆匆,半月之后,秋收已至。十月深秋,万物成熟。

  华夏自古就是农耕国家,用农耕创造出辉煌的化,对于天地的赐予,四季的收获,敬畏之心早就融入了血液之。秋收的繁复礼节,不亚于皇帝祭天,甚至稍有过之。

  老爷子年岁大了,这些事都做撒手掌柜的。

  朱允熥这个皇太孙被推到台前,任凭礼部的官员们摆布,度过近乎半个月的漫长斋戒,又去天坛祭天,又要祭拜农神,忙得晕头转向。

  而部官员,还唯恐礼仪不够隆重,唯恐仪式太过简单。

  等到钦天监选定的正式开镰的日子,朱允熥一身隆重朝服,带着百官,出京城至天坛边,皇家祭田外。

  身为皇储要为天下表率,江山社稷无农不稳。

  手拿不知传承了多少代,多少君王用过的,有些老旧的镰刀,步入田,以大明储君之身,收获今年天下第一份收获。

  并且,把这份收获隆重的放置在,红色的托盘,再送往太庙,呈给上天。

  别小看这些形式主义,这就是封建时代的礼仪。等他正式登基为帝之后,不但每年要带着皇子们入朝,而且在收割完毕之后,皇后嫔妃等,还要亲自下地,拾取散落的粮食。

  即便是仪式,不让他干活,可是折腾了这些日子,也是身心俱疲,袍服之,已是出了一身的汗水。

  车辙慢慢,窗外金黄色田地,缓缓成倒影。

  朱允熥的车架,正朝着紫禁城而去。

  车厢,朱允熥看着窗外有些愣神。这半个月,比他在高丽打了好几个月仗都要累,整个人跟木偶似的被臣子们摆弄。

  “殿下,您擦擦吧!”宽大的车厢里,王耻跪地,举着一条微微湿润的毛巾说道。

  朱允熥接过来,狠狠的擦擦头面,感觉身子舒爽了一些。

  虽然有些疲惫,可是心却是欢喜。近一个月来,各地秋收的奏报,都是一片风调雨顺之象。没有天灾捣乱,今年大明是个丰年。

  “殿下,用茶!”王耻又奉上温茶。

  “你去问问傅让!”朱允熥吹了下茶盏上面漂浮的茶叶,开口道,“算算日子,黔国公沐春应该已经到了,这几日忙着秋收,孤还没来得及见他。你让傅让去传,说孤在东宫召见!”

  云南太过偏远,交通不便,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