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2章 不养废物_我的姑父叫朱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哥,就冲这个位置,定国公真是有心人啊!难怪你总是说他好,属实不一般。”

  朱橚笑了,“十一弟,我的那本《救荒本草》正是定国公帮忙刊行的,他这个人聪明睿智,主意最多,你有什么想求他帮忙的,只管说就是。”

  朱椿犹豫了一下,“五哥,定国公当真能有求必应?”

  朱橚点头,“五哥说话你还不信,咱们这就去见他。”

  两兄弟一路上不停聊着……蜀王朱椿在老朱众多儿子当中,以忠孝好学著称,他身边聚集了一大堆的儒士,整天在一起讲学辩经,好不快活。

  “五哥,你别看巴蜀号称天府之国,其实就是那么一块,往西、往南,都有土司,汉夷杂居,语言风俗各异……当初皇考把小弟封到了蜀地,我就想着花力气讲学,敦睦分化,教导百姓,砥砺正气,使人心归附。”

  朱橚笑道:“十一弟好心思,元廷霸占中原百年,不光是巴蜀之地,还有云南,北平等处,包括我在的开封,中原之地,都有不少蒙古人和色目人混居。推行教化,使之归附大明,天下一心,万姓一家,这才是大功德,大造化。”

  朱椿脸微微一红,“小弟也只是想略尽绵薄而已,奈何这钱也不禁花啊!”

  朱椿跟朱橚诉苦了,当年他就藩巴蜀,朱元璋让户部给他送去了三十万锭宝钞……让他用来赏赐身边人。

  “五哥,这点钱我不到一年就花光了,后来都是拿我的俸禄维持,田庄产出的七八成也都用来招待读书人了。小弟属实羡慕,五哥的著作能刊行天下,造福苍生,小弟也想有所成就,方不负皇考希望。”

  朱橚听完也很赞同,身为藩王,干点正事,表率天下,自然是对的。

  但是听朱椿的意思,这个开销可不小,他也不知道徐景昌能不能有主意……姑且一试吧!

  他们俩找到了正在忙碌的徐景昌,朱橚大约一说,徐景昌立刻眼前一亮,大喜过望。

  “周王,你不知道,前些时候我还和汉王聊过诸葛丞相治蜀之策呢!没想到蜀王殿下竟然来了。”

  朱椿心情似乎很不错,立刻说道:“我在巴蜀的时候,也有许多读书人聚在一起,谈古论今。说起诸葛丞相,无不五体投地。丞相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法令严明,毫不徇私,果然是古往今来贤臣的表率,小王也时常前往武侯祠,祭拜丞相,祈求诸葛丞相庇佑巴蜀之地,风调雨顺,我大明国泰民安。”

  听着这位蜀王殿下侃侃而谈,徐景昌不由得皱起眉头。

  “蜀王殿下,冒昧问一句,诸葛丞相连年征战,怎么算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啊?”

  朱椿愣住,什么意思,难道诸葛丞相不爱惜百姓?又或者这位定国公看不上诸葛丞相?他愣在这里,不知道如何回答。

  朱橚微微皱眉,“定国公,诸葛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