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三十九章 芬兰绞肉机(二)_辛亥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慕。

  这点和中国经历了多场战争,以至于战斗经验丰富有关,更和中国这几十年来的优军政策有关,陈敬云建立国民军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军官在社会上的高超地位,崇高的社会地位,丰厚的收入,报效国家复兴华夏,这些东西加起来就导致了在中国里,考军校当军官是比考大学后去当公务员更为吸引人的发展途径。

  大量年轻学子的踊跃竞争,也就能够让中国的数大低级军官培训学校能够招收到最优秀的学生,而这些优秀人才的加入也就奠定了中官群体的高素质。

  在各国的普通民众眼中,信奉华夏优越论的中官团是一个比德国容克军官团还要强势、激进、排外的军官群体。

  不管说他好也吧,说他坏也罢,但是中国的军官群体素质之高,那是各国所公认的,这种整个社会环境所造成的事实也是其他国家所无法复制的,除了中国,还有什么国家里的就是显得极为无力了。

  一场十二月的雪地坦克对决中,芬兰陆军中的一个t6坦克连遭遇苏军的伏击,场面就是四辆t6坦克对抗苏军的十八辆坦克的进攻,在处于数量上的绝对劣势下,芬兰陆军的t6坦克利用地形和火力上的优势,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己方损失一辆t6坦克的代价,击毁了苏军十二辆坦克,战斗的最后是三辆t6坦克追着苏军剩余的六辆坦克打,最后是苏军被迫撤退逃亡。

  这一场战斗无疑是世界坦克史上的一个奇迹了,这说的并不是t6坦克的性能有多么好,实际上这年头的t6坦克已经只能说很一般了,防护虽然有二十五毫米,但那是垂直装甲,这个防护力度对于1939年的这场战争来说已经严重不足了,速度上也很慢,火力也不算太强。1939年时的t6坦克,也就只能在芬兰陆军中才会担任主力了,在中国陆军当中早就已经退出一线了。

  这场战斗之所以说是奇迹,完全是因为他的指挥,而这个坦克连的指挥官表面上看是一个芬兰的军官,但实际上正常战斗都是随同作战的一个中国装甲兵少尉所指挥的,而这个装甲兵少尉是去年刚从石家庄装甲学校毕业的,算是名副其实的菜鸟,可是就是这么一个菜鸟成熟的运用了大量中国装甲兵中的战术,对面的苏军虽然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是那些苏军哪怕是发展坦克也有十来年了,但是对于坦克的运用依旧等于零,而斯大林对苏军的大规模清洗更是造成了苏军的军官群体的素质下降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说起斯大林的大清洗,非常有意思的是原本一大批苏军中的军官被撤职后或者是预感到会被捕杀后,大批的苏军将领逃亡到了俄罗斯共和国那边,然后摇身一变就是成为了俄罗斯共和国国防

  请收藏:https://m.qu6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